解谜“九二共识” 想象民共交流

北京的思维出现转变?习近平对民共交往其实不是铁板一块?“马习会”所流露出的讯息,其实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沉淀与观察。
2015年11月7日,台湾民众携带「One Taiwan, One China」标语,象征人民不同意马习会在「一个中国」、「九二共识」的前提下进行。
习马会 台湾 大陆 台海关系 政治 社会

主张台独的民进党,2016年极可能上台,民共交流的焦虑,穿透了这次闪耀着、聚集着历史性瞩目灯光与眼光的“马习会”,呈现出一种隐约的想象与另一个重点。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向民进党抛出了一个看似立场不变的明确讯息:在“马习会”的闭门会谈里,习近平对坐着的虽然是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但下头这两句话,却实实在在是说给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蔡英文听的:“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这一郑重表态,既厘清了“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又体现了对台湾各政党、团体一视同仁的态度。中国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会后的记者会上,把这段话、这个态度公开表达了出来。

“马习会”热切议论的表象之外,浮现出一连串的问题:未来民共交流如何走?北京究竟在想什么?民进党又在想什么?

还原 1992年两岸怎么说

贯穿整个“马习会”的关键字,无疑就是“九二共识”。于是先看看两岸领导人在“马习会”上如何表述:

习近平提出的立场:“‘九二共识’经过两岸有关方面明确的授权认可,得到两岸民意广泛支持。“‘九二共识’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它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虽然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马英九提出的立场则是:“两岸在1992年11月达成共识,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对其涵义认知各有不同,可以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达”,这就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我方对意涵表述的内容,完全不涉及‘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因为这是中华民国宪法所不允许的。”

“九二共识”曾被形容为“模糊的杰作”;历史性的会面场合,包括日本媒体在内的许多外媒私下坦承,真的搞不懂、摸不清,“一中原则”、“一中各表”……,这些名词的意思,到底有什么差别?

如今,马、习两人依然各说各话,马还被质疑从“各表”的立场中退却,所有牵扯不清的谜团与疑惑,还有文字上的出入,必须回到1992年的香港会谈找寻脉络。

当年,两岸人员刚开始接触往来,探亲、商旅、通婚等行为,衍生文书认证、刑事犯罪与纠纷调处等问题,例如:身份证件的认定、两岸公文书效力、走私查缉……,因此,两岸面临“事务性商谈”的必要性与需求。

然而,当时两岸仍处于敌对状态,两岸官方“互不承认”,不能直接接触互动,现实上却有接触互动的必要。刚在惊涛骇浪中站稳权力脚步的李登辉总统,先在1990年10月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1991年1月设置“陆委会”,3月就成立准备作为两岸交流白手套的“海基会”,由以工商协进会理事长身份担任第一届“国统会”委员的辜振甫为董事长。中国则在1991年12月成立“海协会”,由中国当时领导人江泽民的老师、前上海市长汪道涵担任会长。

两岸准备进行“事务性商谈”,首先碰到就是敏感的政治问题。香港会谈前,中国国台办1991年就表明,“处理海峡两岸交往事务中,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也反对一国两府”。事隔24年,习近平讲的还是“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由于事务性商谈碰到“一中问题”的政治性阻碍,从1992年3月开始,海基会与海协会开始磋商“一个中国”问题,双方你来我往,一直没有交集。中方一直强调,必须“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

直到“国统会”于1992年8月针对“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见本文端百科)作成决议,10月两岸两会的香港会谈,形成了至今依然存在争议的所谓“九二共识”。

两会经过多番版本的协商折冲,最后针对“一中问题”留下的白纸黑字“确定版”。

台湾的海基会根据国统会的“八一结论”,提出的版本:“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

中国的海协会提出的最终版本:“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

这就是所谓“九二共识”的真实模样。衍生的争议在于:10月的香港会谈后,中国海协会11月间表达“尊重并接受”台湾海基会建议“以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述”,意思是表述各自提出的版本,而不是各自表述“一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中国至今立场没有丝毫改变。

中方认为香港会谈达成“双方以口头声明方式确认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之后也改称“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1992年两岸两会的共识”;辜振甫强调,“这种说法与事实经过不符!”

所以,台湾海基会创会董事长辜振甫在回忆录《劲寒梅香》里否认两岸在香港会谈曾就“一个中国的认知”达成任何协议。辜指出,中方认为香港会谈达成“双方以口头声明方式确认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之后也改称“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1992年两岸两会的共识”;辜强调,“这种说法与事实经过不符!”至于中国官方公开否认“一中各表”,次数多得不胜枚举。(见下图表)

图:端传媒设计部

历史性的“辜汪会谈”,则在1993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第二次“辜汪会谈”则是1998年10月在中国上海。

仔细检视1992年香港会谈的共识,在于:“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找不到任何“各表一中”的具体依据。

吊诡的是,国民党主席朱立伦2015年5月在北京“朱习会”所讲的“九二共识”定义,与马英九这次在“马习会”上讲的“九二共识”定义,不仅朱、马两人表述的内容不一样,两人的版本,也都和当年的原始版本,不一样。

对外媒来说,要如何理解所谓的“九二共识”,就是回到当年最原始的“文本”。“朱习会”后外媒解读朱在“追求终极统一”,结果朱断然驳斥;然而,根据当年的“文本”,“终极统一”的解读,其实才是正确的。

1992年当时的文字版本与记录俱在,各方所认知的意涵却变得模糊不清。更何况,“九二共识”一词是2000年才由时任陆委会主委苏起所创,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九二共识”真实的样貌,早已被掩盖扭曲,甚至遗忘。

长期参与两岸事务,早在1992年就担任陆委会副主委的高孔廉,对当年香港会谈过程非常清楚。他曾在2000年公开指出,当年我方的立场是“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对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高质疑,中共不应该把“虽”这个字拿掉,又把“但”之后的文字省略;高强调,“一字之差,失之千里!”

讽刺且令人不解的地方,2008年以来马英九解释“九二共识”的内涵,从来没有讲出这个“虽”,包括这一次的“马习会”。朱立伦5月赴北京见习近平,解释“九二共识”时也漏掉了这个“虽”;那一次,朱的两岸事务首席顾问,正是高孔廉。

两岸至今各说各话,原因就是:两岸实际上并不存在真正的“九二共识”,也没有所谓的“各表”共识。关键在于:“一中之争”与“一中一台”两种不同的情境。

九二共识 框住一中

1992年到2000年之间,两岸之间处于“国共两党”的“一中之争”,也就是“各表”之争。争夺什么?就是所谓的中国正统与代表权,两岸双方都承认“一中原则”,但中国绝口不承认、不接受有所谓的“各表”,因为绝不允许海峡这一边表述为“中华民国”。

2000年,主张台独、不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民进党上台执政,两岸之间原本的“各表”之争自然消退,转变成为“一中一台”之争。当时,中国对台工作被认为遭遇重大挫败,北京担心台湾从此“脱离中国”,对台工作的重点转变成为如何把台湾维持在“一中框架”里。

当时,中国向陈水扁政府喊话,九二年的共识就是“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谋求国家统一”,再加上一个过去面对国民党政府不曾有的立场──“两岸可在一中原则下平等谈判”、“什么都可以谈”。中国担忧的是:台湾真的从此切断了“一中脐带”。

苏起在2000年发明了“九二共识”,他曾经表明,“建议以‘九二共识’取代一个中国的争执,至于‘九二共识’的内容,各自解释”。苏起很清楚,2000年以前两岸是“一中之争”,他担心民进党政府真的脱离了“一中轨道”,藉由“九二共识”这个新名词,用意就是要淡化、包装敏感的“一中原则”,更不希望台湾人民想起“九二共识”的原版本中有“追求国家统一”这句话。但只要民进党接受“九二共识”,实际上就是留在“一中”里面。

2000年之后,中国也开始引用“九二共识”,原因与出发点与台湾统派的焦虑,如出一辙。好玩的是,2008年国民党重回执政,北京的担忧解除,中国又把重心拉回到“一中之争”;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胡六点”,明确把两岸关系界定为“国共内战遗绪”的根本路线。从整个脉络来理解,就能清晰看出,为何马英九至今还纠缠在所谓的“各表”中难以自拔,为何中国立场如此强硬丝毫不让。

2008年以来,面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马政府,中国对台工作的目标放在“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尤其,2012年马英九连任之后,中国催促政治谈判的力道增强,中共十八大还设定了清晰的目标:合情合理安排国家尚未统一前的两岸政治关系、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

就目前看来,北京对台设定的政治目标,显然就要再次面临失败。北京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焦虑,逐渐沉重的对台工作成败压力,投射到这次突如其来的“马习会”。习近平愿意拉着马英九一起站上历史的舞台,钜细靡遗敲打着“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费尽心思拿着划设出来的“底线”向民进党高声喊话,着眼的是未来两岸关系的挑战:民共交流。

过去中国官方多次强调,民共交往的前提是民进党必须放弃“台独党纲”,从习近平这次对民进党划设的“政治底线”,并没有提到这部分,是否北京调整放宽了原有的立场?

就像是2000年民进党上台时一样,北京熟悉的担忧又重新浮现:台湾是否从此脱离“一中框架”;北京眼前的问题是:如何让民进党维持现状在“一中原则”之下。因此,早在2015年3月,习近平就首度提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习也第一次把“认同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放在“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里面。

这一次,习近平在“马习会”的用语:“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中国官方学者刘国深立刻就做出诠释:“如果民进党确实有诚意与中共之间建立政治互信,就必须及早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一核心意涵。”

语意上,“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与“接受九二共识”,似乎出现程度上些微的差别。台湾方面熟悉两岸政治的人士认为,这可能意味着北京对民进党预留了转圜的空间,承认1992年两岸之间曾就一个中国问题达成相关共识,民进党也许未必需要宣示“接受九二共识”,其中的发展值得密切观察。至于“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意涵”,是否意味着民进党只要回到“中华民国宪法”的“一中架构”,也仍待观察。

两岸人士分析,过去中国官方多次强调,民共交往的前提是民进党必须放弃“台独党纲”,从习近平这次对民进党划设的“政治底线”,并没有提到这部分,是否北京调整放宽了原有的立场?

北京的思维出现转变?习近平对民共交往其实不是铁板一块?“马习会”所流露出的讯息,其实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沉淀与观察。对民进党来说,这些都还不是眼前最重要的问题,马英九这次从新加坡带回来的质疑与争议,远高于台湾社会对历史性会面的肯定,更没有对民进党形成选战上的压力,反而增加了民进党在大选中操作的空间,尤其是冲高立委席次的重要战略目标。

习近平透过“马习会”向民进党抛出的政治喊话,也没有对民进党造成需要立即性回应的急迫压力,一切都要等到2016年1月16日大选投票日之后,民共交流的图像,才会慢慢成为政治舞台的焦点。

八一结论

1992年8月1日“国统会”举行第八次全体委员会议,通过了如下结论:第1、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中共当局认为“一个中国”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来统一以后,台湾将成为其辖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1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但目前之治权,则仅及于台澎金马。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第2、1949年起,中国处于暂时分裂之状态,由两个政治实体,分治海峡两岸,乃为客观之事实,任何谋求统一之主张,不能忽视此一事实之存在。第3、中华民国政府为求民族之发展、国家之富强与人民之福祉,已订定《国统纲领》,积极谋取共识,开展统一步伐;深盼大陆当局,亦能实事求是,以务实的态度捐弃成见,共同合作,为建立自由民主均富的统一的中国而贡献智慧与力量。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