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青年人分享有关“父亲”这题目,即场调查,发现大部分的爸爸都很少在家,更别说沟通了。我好奇地问青年人:“有多少人经常被爸爸赞赏?”全场鸦雀无声。后来,其中一位青年人告诉我,他自出娘胎以来,爸爸因为工作经常不在家,他从没听过父亲的赞赏,父亲对他的评语全都是负面的。然而,在我们眼中,这小子不但聪明,且很有艺术天分,没有人会不喜欢他的画作,究竟这个爸爸出了什么问题,看不出孩子的优点呢?
或许我接触的多是问题少年,他们的家庭较为复杂,爸爸不在家又或身在心不在的情况非常普遍。记得外国曾经有调查,探讨爸爸每天花多少时间与初生子女互动,研究发现,爸爸每天平均只用上37秒与幼婴用言语建立关系。
这边厢,香港一个有关亲子关系的调查,近75%受访父亲承认,每天只有少于30分钟和儿女沟通,20%更是完全没有沟通,而达40%男士更自认不是好爸爸。
父亲是家中的主要角色,孩子需要父亲去保护、接纳和引导,才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自信心及身份的肯定。不过,我们仍然相信“男主外、女主内”这根深蒂固的文化迷思。爸爸赚钱、妈妈管教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电视上曾看过某位名人的专访,他为了事业打拚,十年间只有一次和妻儿同枱吃饭,后来儿子出事要坐监。他对传媒朋友这样说:“我感到非常矛盾,我可能对得起全世界,但唯独对不起自己的家庭,我觉得当个好爸爸很难。”
“当个好爸爸很难”是很多男士的心声,今天很多当父亲的,他们自己的爸爸也是不善辞令,不懂得表达内心感受,不懂欣赏别人,有些传统死硬派更认为“沟通”是新时代的玩意,非常奢侈,他们无此需要,只要年复年埋头苦干地养家,就完成了父亲的责任。
我非常好奇,中国人眼中的“父亲”究竟是怎样的?“父”这个字究竟有什么意思?翻查字典,原来“父”字在甲骨文中已出现,是一个人手里拿着石斧的形象,是力量与勇敢的象征。“父”字的形态也似一个举杖者,代表受尊重和施教者的意思。如“父”下面加上“巴”便是“爸”字,“巴”是黏着和形影不离的意思。当“父”和“巴”的意思结合,便成为了“被儿女黏着腿的父”。
古时很多爸爸从事农耕工作,当农夫结束耕作回家,一天未见父亲的儿女们,会热情地拥上,抱着父亲双腿,这正是“爸”字形容的温馨意境。所以,从古至今,爸爸都应该是儿女可以亲近的人,亦是最有能力去保护和教导他们的人物。再者,“父”字亦有始创者的意思,爸爸应该要先行,作儿女的好榜样。如果为父者能履行这些责任,今天社会所见到的家庭图画将会大大不同!
我丈夫在岁多的时候,他的父母已分开,从此也没见过自己的爸爸,对父亲也没有半点印象。他从小到大都为此感到莫名的失落,最后甚至要依靠毒品来填补那空虚感,直至有了信仰,才从黑洞中走出来,重新做人。
世上不只有妈妈好,其实有爸养的孩子更加像个宝。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