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志] 玩物丧志还是养志,真不是一句了得!
请原谅我的任性,虽然我知道这是个不能对校服有悬念的社会。但,我无论如何无法抵抗校服的诱惑,或思索。
水手装的和不是水手装的,打褶的和不是打褶的,及膝的和未及膝的,有腰带的和没腰带的,紧紧束束和松松垮垮的,长袜的和短袜的,都连带著书包和学生鞋,与我们同在——我不是说上帝与我们同在,我说的是校服。我们没有办法看不见。等搭巴士、上超级市场、喝杯咖啡、涌入电梯、在公园里、甚至去到社会运动现场,校服都在我出没的地方,点亮了气氛,提点我该作出反应。
以为这真是一个充满悖论的世界,爱什么怕什么都未知道。其实,不,世界没有那么暧昧。制服仍然在说话,或微弱聒噪,或尖锐破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一种群体都需要一些标志来与其他群体进行区隔,而制服就是社会用来区隔人群的最简便的方式。它告诉穿戴者以至全世界,你是属于哪一种人,以及该如何对待你。是故里安纳度狄卡比奥(Leonardo DiCaprio)在《Catch Me If You Can》中,演绎一位表情细致的骗徒,他在每次行骗之前,都不忘换上一身真正的职业制服,如医生、警察、保安、律师、飞行员、银行家等。制服不仅是身分标志、告诉人们穿戴者的性别、阶级、社会地位,更是利用这种人们对制服的解读,进行伪装、遮掩丶欺骗。
制服即社会
都说制服的关键,不在于它本身的美丑,更在于它的权力意涵。每件制服都是权力的体现。它是体制,是秩序,是规则,故此它可给人安全,予人力量。无怪乎,每个朝代都会制定自己的服饰制度,作为管治的必要部分。对极权政治制度作尖刻讽刺的经典小说《美丽新世界》,也有说制服不是凭空出现的,每套制服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第一阶级穿灰色;第二阶级穿深紫色;第三阶级穿绿色;第四阶级穿卡其色;第五阶级穿全套黑色。这些描述或属虚构,但我们不是看惯了宗教人士的制服是白色的,政治家的制服是黄色的,学者的制服是蓝色的,工人阶级的制服多是绿色的常规吗?是的,他人即地狱,制服即社会。社会是由制服建构而成的。制服既制定了社会结构,又将穿制服的人嵌进结构之中。穿戴制服者思考的,不再是自身的观点角度,而是制服所代表的整整一个结构,一个制度,一个专业。无怪乎穿戴制服者常常处于“有话未必可说,可说未必有话”的状态,真要说起话来都有种春蚕吐丝的艰辛。
谢谢《髙校制服恋物论》,让我知道“制服控”不用再被制服,在少男哀怨丶大叔悔恨的同时,可以公然沉溺在校服世界之中,不用告别青春。
制服的真正功能就是要巩固世界上的秩序,抑制生命中的混乱和变动,就像制服掩盖了身体一切柔软的部分,遮住了士兵的内心与肌肤。关在这个硬壳里,以肩章和腰带装束妥当,使穿戴者逐渐忘却自己的内心,也忘却了生命的不确定性,以及本来五味纷陈的感受。制服也是种展演,对自己对他人亦然:神职人员或法官是品行正直高尚的;医生或资深厨师是具备专业技能的;邮差或社工是诚实可靠的;警察或消防员是勇者无惧的;男女童军或少年警讯是恪命服从的……各种制服说的都是好话,让他们倍感骄傲,所以你怎样提醒穿戴者,“制服其实是个动词”都好,他们都是无动于衷,或索性乐在其中。
制服的赏味期限
对于学生的制服,即校服,我也乐在其中。坐在对面是个百褶裙折缐完美丶白袜加学生鞋丶坐姿端正丶矝持又别扭的传统名校高中女生,从时尚观点来看,简直糟糕到不行──遮盖身体曲线,隐藏性徴,委实是反潮流反美学反身体。这副被校规紧紧束缚着的样子,何来有魔法,迷惑众生?校服不正把她从劳动关系和性关系中隔离开去,身穿校服者象徴着“我未成年丶必须每天上学、不参与生产劳动,也不能成为性的对象”。对于弱者,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教育她丶保护她。
没有任何一套制服可以永久穿着的,只要我们穿上制服,就总有一天要脱下。制服大概就像有“赏味限期”的水果,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更加吸引。学生时的校服,大学时的系衣,初出茅庐时的平价套装,拍拖时的情侣装,结婚时的礼服婚纱,怀孕时的孕妇装,病榻中的病人服,在棺材时的寿衣,百般滋味都浓缩在制服这个记号𥚃。说穿了,人生就是一连串的制服歴程。
看着穿校服的少女,总让我回忆起可以尽情浪费感情的青春年华──那个一切还不确定、正等待塑造成形的自己;那份横冲直撞,勇于尝试错误的新鲜感;那个称不上完美,但还有很多很多可能性的阶段;那个对着爱人便会心如鹿撞的纯真年代;那段永远不可能回头,人生最纯粹的时光。
我知道校服是种安全感丶认同感的依归;我也知道校服是权力干涉身体、规训青年的象征;我亦知道校服都是青春心灵对抗压迫的记号,但谢谢《髙校制服恋物论》,它作为“制服宅男的好奇心大全集”,让我知道“制服控”不用再被制服,在少男哀怨丶大叔悔恨的同时,可以公然沉溺在校服世界之中,不用告别青春。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