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本该如此

“爱本是无罪”,说的,是爱是有具体对象的爱,无论这对象是谁,只要两情相悦,都有相爱的权利。
端传媒 Wilson Tsang 绘制
风物

[天光前告白]生命中那些不可捉摸、不停变幻的形而上或下的情感与性感。

端传媒 Wilson Tsang 绘制
端传媒 Wilson Tsang 绘制

从一部电影说起。

近期上映的一出法国喜剧电影,港译《挛情告急》,英译I kissed a girl, 原名“第一次”,讲的是与男友相恋十年、正准备结婚的男同志酒后乱性,发觉自己竟对一位女孩心动,还是那种有生理反应的心动。“痛苦”确认后,甘冒男友、朋友、家人,以及整个同志圈、整个社会“道德正确”的大不韪,舍弃刚拿到医学博士学位的男友,“第一次”去追求一位爽朗无邪的瑞典女孩。在出柜大过天的社会气氛里,男同志再入柜做回少数,或者说,少数中的少数,这样的剧情,十足不讨巧。

电影以喜剧方式呈现让人深思的微妙题材,笑中有所思,尝试以幽默开启包容心态,探索性倾向中令人尴尬或被人忽视的双性恋——这似乎两边都沾、两边都不讨好的性倾向。

“法国人才敢拍出来的题材!”

“如果对道德没什么立场而只想笑一笑的话,会推荐这套戏。”

“虽说重新入柜比出柜更不容易,但抛开性向不提,这分明是一个一夜情之后与十年爱情长跑的伴侣劈腿的俗套故事,一切就没那么幽默与好接受了。”

“也许很多人不是gay,很难理解十年是个什么概念,试想有多少异性情侣可以在一起十年然后要面对婚姻。男主这样的渣男凭什么一句话就去找一个一夜情的小三。这种三观不正的电影真是让人看了非常不爽。”

“男性的选择,有时肉体已经给了答案。”

罗列以上跟帖影评,再好不过演绎了如今香港人的“三观”:性别观、性爱观、性福观。大致如下:

虽然自己做不到,但仍然认为法国人最浪漫、因此对他们来说没什么不可以,这是典型的想当然和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当然忽略了男主角为此要跟已有一切生活方式都决裂的代价);男人本来就是奇怪和不可理喻的动物,不管直男还是同志,尤其想两边通吃的男同志更可恶(其实女同志中的P更多双性倾向),归根结蒂,小鸡鸡决定一切,男人,幸福本不该属于他们;同志已经异常艰辛,出柜需要付出勇气和代价,同志婚姻对很多同志依然遥不可及,背叛已是罪大恶极,摇摆更是奇耻大辱;最后,道德,就是立场,什么立场就是什么道德,不存在融通的中间地带。

“爱本是无罪”,说的,是爱是有具体对象的爱,无论这对象是谁,只要两情相悦,都有相爱的权利。

但这句说起来轻松美好的句子,落到自己身上,一切都又回归自私。异性之爱,以前总要突破门第、阶级、种族之隔阂,罗密欧与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杜十娘与国子监,种种悲剧故事成为动人传说,劝喻“爱无分贵贱”。

当自由恋爱成为人之常情,同性恋爱变成有伤风化的首敌。

正在昂首阔步走出中世纪的同性爱者,会永远纪念这些人:因同性行为遭羞辱、吞下“毒苹果”而死的电脑之父艾伦图灵,因与侯爵之子“不敢说出名字的爱”而被判服苦役的英国大文豪王尔德,还有瘟疫中为美少年而魂断威尼斯的托马斯曼笔下的老作家。王尔德在一百年前的英国法庭上,光荣的自辩道:“这爱本该如此,而这个世界却不能理解,这个世界嘲笑它,有时竟然让这爱中之人成为众人的笑柄”。

当同志可以自由结婚的时候,性之对象的自由,下一个宿敌会是谁?

双性恋者吗?跨性别者?酷儿?性向不明者?变性者?抑或无性恋者?LGBTQ 或 LGBTI,已经很难界定所有非异性恋者了。接着身份而起的性权利,还有因境遇而来的性权利,包括残疾人的性权利、性工作者的性权利,等等。

对爱的种类的人为分工,始终无法逾越“爱的对象是具体的”这更为根本的人间法则。

社会宽容,从法国到香港,进度的差别巨大,但已无人可以阻挡浩荡的历史大潮,一进而难再退。性的人权发展,其实都是朝着更细腻的细节进发,在普适化、平等化的同时,也避免出现无知的歧视。

对性的光谱,犹如对宇宙、对身体的探索,意识到人的知识远远不足以完整解释。因此,保持开放态度,保持敬畏与谦虚和无知之明,或许是唯一可取的。而其中最最容易出错的,是那种以立场决定态度和道德的思维。

电影中,经历痛苦、遭受无辜分手的男友,最后原谅了再度“入柜”的未婚夫,相拥一笑。他终于明白,是“那个”女孩捕获了他的所爱。

对爱的种类的人为分工,始终无法逾越“爱的对象是具体的”这更为根本的人间法则。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