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森:从占中九子案判词,再思考“公民抗命”还有什么可能性?评论

李宇森:从占中九子案判词,再思考“公民抗命”还有什么可能性?

行动往往是极沉重的,带有无可挽回的政治影响,同时它又是无尽希望之所在。

李宇森:文艺政治本为两生花——从文化史思索文艺的公共性

文艺政治本为两生花,同样讲求价值和创造,且立足在公共性之上。

李宇森:香港法治的最大迷思──少谈自治高举法治,可能吗?

中联办法律部部长王振民公开表示“凡是《基本法》没有规定的问题,(国家)宪法的有关规定自动适用于香港”,激起政坛和法律界一些反响。到底法治能否,甚至应否脱离自治的讨论?

廿年未衰的中国学界施米特热潮,从何而来?剑指何方?

施米特的所有重要著作,均已在2005年年底译成中文。这股施密特热为何会出现呢?当前中国学界为何会如此关心一个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法学家呢?

教堂门钉《九十五条》的人?500年后,当代如何重新认识马丁路德

到底马丁路德有没有把《九十五条论纲》钉在诸圣堂门上?Peter Marshall告诉我们,从种种证据和迹象显示,这件事真实发生过的机会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