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李宇森:文艺政治本为两生花——从文化史思索文艺的公共性

文艺政治本为两生花,同样讲求价值和创造,且立足在公共性之上。

英国当代街头艺术家班克斯(Banksy),擅长透过在城市空间中以不同涂鸦,带来视觉冲击和政治挑战。

英国当代街头艺术家班克斯(Banksy),擅长透过在城市空间中以不同涂鸦,带来视觉冲击和政治挑战。摄:David Silverman/Getty Images

刊登于 2018-12-31

#李宇森#评论

2018年,中港台三地同样出现所谓“文艺政治化”的争议:先是在中国大陆,德国邵宾纳(Schaubühne Berlin)剧团在南京演出易卜生的剧作《人民公敌》时,因为在互动环节中容许观众表达政见,遭到官方打压,所有演出被取消;接著在香港,旅英华裔作家马建原本应香港国际文学节邀请,到香港大馆出席活动,结果大馆先以“不愿成为促进政治利益的平台”为由拒绝借场,之后又疑因舆论压力改变主意,照原定计划“容让”马建的活动如常举行。

及后,在台湾金马奖的颁奖台上,台湾导演傅榆领奖时发表一句个人感受,“希望我们的国家可以被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这是我身为一个台湾人最大的愿望”,结果导致金马奖在大陆的直播马上中断,“台独”言论引发网上骂战,有人担忧金马奖“政治化”了。

这三件事涉及三个文艺领域,即话剧,文学和电影。有趣的是,三者都因为文艺“政治化”而引发争论甚至打压,仿佛政治取态本身便是禁区。中国政府忌惮文艺沾染政治,文艺仿佛变成了精雕细琢的金漆鸟笼,只怕被政治浊水沾污了纯洁的艺术追求。至于两岸三地民众,也有不少认同政治文艺“应该”分家——这不仅是因为不了解“政治”,也是源于对文艺的误解。

不是只有与政党、政策相关的才叫政治,政治关乎观点、态度和取向。深刻的文艺作品均带有作者的思索和视野,旨在与作品观赏者不断对话——这一公共开放的交流观念,已充满著政治性。同样的,公共生活涉及不同社会层面的价值判断、传播和交流,倘传播方式带有相当美感或感官印象,此即为高度艺术性之表现。为了进一步阐述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敝文将从文化史角度展示两者之紧密连结,且以此重探艺术的公共性所在。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