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廿年未衰的中国学界施米特热潮,从何而来?剑指何方?

施米特的所有重要著作,均已在2005年年底译成中文。这股施密特热为何会出现呢?当前中国学界为何会如此关心一个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法学家呢?

中国施派诞生于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论战之中。他们一方面借用施密特的思想来猛烈抨击自由主义的诸多弊病,另一方面亦会透过施密特思想,回应中国当前的现代性危机。

中国施派诞生于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论战之中。他们一方面借用施密特的思想来猛烈抨击自由主义的诸多弊病,另一方面亦会透过施密特思想,回应中国当前的现代性危机。摄: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李宇森

刊登于 2018-05-06

#读书时间#李宇森#探索学院#评论

毫无疑问,中国学术界有股施米特(Carl Schmitt,施密特)热潮,且已经持续了二十年。

刘小枫在1998年6月号的《二十一世纪》刊出的《施米特和自由主义宪政理论的困境》,大概是华语世界第一篇讨论施米特的文章。接着,讨论施米特的专著论文如雨后春笋,愈来愈多硕博士论文探讨施米特的思想。因此,早于2006年,徐贲已经以 “施米特热”形容当时的盛况。同时,施米特的所有重要著作,均已在2005年年底译成中文。因此,更多的学人得以接触施米特的想法(注一),让热潮盛极不衰,直至今天。

可是,这股施米特热为何会出现呢?当前中国学界为何会如此关心一个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法学家呢?最近学者萧高彦(Carl K. Y. Shaw)和马恺之(Kai Marchal)编了一本新书《在汉语世界的施米特和施特劳斯政治思想》(Carl Schmitt and Leo Strauss in the Chinese-Speaking World) ,正好集合了十多位专家的论文,以不同角度回应这疑问。本文将尝试从几个方向梳理思路,回看中国的施米特热如何承袭1989年后的学术争论,以及中国政治学者如何将施米特思想移植到中国的语境和政治秩序上。透过这些讨论,冀能批判地思考当前主流中国学术界对施米特的诠释,并借此思考阅读施米特的新可能。

Carl Schmitt and Leo Strauss in the Chinese-Speaking World

书名(暂译):《在汉语世界的施米特和施特劳斯政治思想》
编者:萧高彦(Carl K. Y. Shaw)、马恺之(Kai Marchal)
出版社:Lexington Books
出版日期:2017年2月22日

施米特派与自由主义之争

正如书中Charlotte Kroll于论文《阅读温度曲线》(Reading the Temperature Curve)所言,目前中国的施米特热潮,并非直接从威玛共和国承继过来,而是经历了一段引入的过程,背后是基于中国特殊的政治学术背景(页106)。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