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香港深度

专访李立峰:港人对媒体整体信任度提高,不过,“信任”未必是一件好事

“做记者,本身就不是太现实(笑)。”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立峰。摄:林振东/端传媒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立峰。摄:林振东/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 符雨欣

刊登于 2024-06-24

#新闻行业#记者#专访#国家安全#社会运动#香港#新闻自由#李立峰#评论

端传媒就“反修例运动五周年”有系列报导,此前已刊登第一篇:反修例运动五年,9个改头换面的社运关键词

牛津大学“路透新闻学研究所”最新报告6月17日刚出炉,显示香港大众对港媒的整体信任度较去年一下提升了十多个百分点,这个结果有些令人意外。

“英国那边也问我要怎么解读这个数字”,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立峰坐在办公室里,一如既往穿著白衬衫。他正在放大半年的学术假,在外地和香港之间来回。大办公桌上堆满了书、文件和杂物,我在他对面坐下,眼前是香港小说家张婉雯的散文集《参差杪》,他扫了一眼,尝试将东西挪一挪,不过几乎挪不动。

这份调查报告是由牛津大学统筹,共包括四十多个国家、地区,各地都使用同一份问卷,每年出一期报告。香港自2017年被纳入,李立峰、陈志敏、陈萱庭三位学者一直负责问卷在香港的翻译和更新,并撰写当年的传媒业重点事件与观察。

对他来说,牛津大学的项目像“义务帮一点手”,他自己正在进行的最主要的项目,是追踪研究2019年后香港新闻界的转变。2020年《港区国安法》实施,2021年中至2022年初,《苹果日报》《立场新闻》《众新闻》相继停止运作,前二者更被涉入国安案件。他和许多仍留在业内的记者做访谈,聊变化,并关注行业风险文化(risk culture)的建立与实践。

虽然在“放假”,但李立峰还在《明报》上定期发文,他擅长根据手上大大小小项目收集来的、做完就“被放著”的数据,做些有意思的观察和交叉分析,比如香港的新闻回避情况、香港人的新闻参与,也谈数码化下主流媒体的“危机”、垃圾征费的社会讨论等。今年2月他接受“中国传媒研究计划”访问,彼时23条立法将至,他谈业界在应对上可能的挣扎与坚持。

讲到风险,外界常常联想到记者的自我审查。去年他出版大众读物《阅读新闻:专业价值和媒体批判》,在(现已关门的)见山书店介绍这本书,“要管理风险即是要冒险(take risk)”,而“审查”不是新闻工作者应对法律风险的唯一方式。

今年是反修例运动五周年、苹果消失三周年,六四三十五周年;立场案审完而不断延迟宣判,黎智英案则终于开审。继《国安法》后,“23条”也在今年正式立法,不过事先张扬的《假新闻法》暂不立法。端传媒和李立峰做了一次专访,谈这几年新闻与受众的关系、媒体与政治,以及行业生态变化。谈为了“坚持”二字,此刻新闻工作者的心态,与“不现实”的追求。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