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两周年俄乌战争评论国际深度

俄乌战争两周年,遇到困境的乌克兰未来还能采用什么战略?

逐一拆分俄乌战争目前胶着的各个面向,并对乌克兰与西方接下来可能的战略和设想做出猜测。

2024年2月12日,乌克兰基辅的公寓里,妻子和两名孩子等待爸爸、丈夫回来。摄:Evgeniy Maloletka/AP/达志影像

2024年2月12日,乌克兰基辅的公寓里,妻子和两名孩子等待爸爸、丈夫回来。摄:Evgeniy Maloletka/AP/达志影像

麦克李

刊登于 2024-02-26

#俄乌战争两周年#乌克兰反攻#俄乌战争#军事分析#俄罗斯#乌克兰

俄乌战争两周年专题】乌克兰的战事即将进入第三年。两年之前爆发的那场战争,已经让乌克兰和世界都悄然改变了模样。

与战争开始的第一年相比,战场局势更加激烈了。过去一年间,前线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化,这意味着双方陷入军事上的僵持,意味着长期战正在到来,也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会死去、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死去。在乌克兰,开战初期的同仇敌忾也似乎开始受政治斗争所累。军队的腐败问题日益凸显,战术的有效性也时常遭受质疑。泽连斯基刚刚解雇了颇受欢迎的军队统领扎卢日内,政府与军方的分歧渐渐浮出水面。在俄罗斯,反对派领袖纳瓦利内刚刚死于狱中。半年前,瓦格纳军团领袖普里戈任没有成功“叛变”、最后只能落入坠机的结局。受乌克兰战争所累,俄罗斯国内也正在发生大量的、或剧烈或悄声的变化;与此同时,俄罗斯也正在变成一个外界越来越无法理解的国家。

世界局势也更加复杂了。欧洲的边界之争愈演愈烈,欧盟内部出现了分化。战争第一年,难民涌入、能源飞涨、通货膨胀,这些在战争第二年间都转化成了直接的民生困扰,以至于在许多欧洲国家的大选中,民粹政党都有抬头迹象。与乌克兰接壤的几个欧盟国家,甚至还因为粮食出口的纷争决定暂缓对乌的援助。美国作为乌克兰最大的军援来源,随着巴以冲突的突然加剧,美国大选的到来,一切对外的军援都变得更政治化、更艰难。在西方,“支持乌克兰”尽管仍然是一个在道义上争议不大的立场,但也同时变成一个需要精心计算的政治游戏。

端传媒推出俄乌战争两周年专题。今天这篇分析文,将逐一拆分俄乌战争目前胶着的各个面向,并对乌克兰与西方接下来可能的战略和设想做出猜测。

俄乌战争全面爆发已逾两年。从当初的举世震惊到逐渐淡出媒体头条,外界对这场二战后欧洲最为血腥和庞大的冲突流露出越来越多的厌倦与疲惫。时间迈入到2024年,乌克兰战场局势在看似胶着的表象下暗流汹涌,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当下局面对于基辅而言都算不上正面。

俄军从去年年中的战略守势转向战略攻势,接连攻城陷地。普京预计在今年3月俄罗斯大选后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与操作空间。乌克兰内部政治团结隐有分裂之忧,美国支援的前景亦不甚乐观。相比2023年夏季反攻前西方和乌克兰本土普遍弥漫的乐观情绪,如今西方的公共舆论空间中更多呈现出的是怀疑与焦虑。本文将逐一拆分这些局面背后的脉络,并对乌克兰与西方接下来可能的战略和设想做出猜测。

乌军反攻受阻,专向战略防守

俄军在今年2月中旬实现对阿夫迪伊夫卡的包围与火力控制。驻扎在该城的乌军力量陷入极大困境,面临被全歼的威胁。

笔者在去年夏天曾对乌克兰反攻的前景做出偏向悲观的分析与预测。战场情况的发展也大致如该文所料。俄军的作战意志与防御技巧让乌克兰在数月的攻势中难有收获,随着乌克兰的人力和物力都逐渐消耗空虚,俄军进而转入反击。

自2023年10月开始,俄军集结力量开始重点进攻顿涅斯克的阿夫迪伊夫卡(Avdiivka)。该城从2014年顿巴斯战争开始,就经历了多年的要塞化建设,是乌克兰掌握的通向该州首府顿涅斯克城的最后一个主要门径。基辅当局保留对其的控制,象征某种收复顿巴斯地区的可能性。换言之,在乌军转向战略防守的大背景下,该城的符号价值大于其战略价值。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