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香港深度

香港码头工人大罢工十周年:罢工与社运的相辅相成,在香港还能重现么?

这样大规模的罢工有可能再发生吗?码头罢工对于今天的劳工有什么意义?

2013年3月28日,香港葵涌货柜码头,码头工人在雷电交加之下在码头罢工。摄:Lam Yik Fei/Getty Images

2013年3月28日,香港葵涌货柜码头,码头工人在雷电交加之下在码头罢工。摄:Lam Yik Fei/Getty Images

麦德正

刊登于 2023-12-13

#工会#罢工#社会运动#香港

(麦德正,基督教工业委员会干事)

今年是“香港葵涌货柜码头大罢工”(下称:码头罢工)十周年,码头工会举行了一系列回顾活动,到来的参加者和记者,都问同样的问题:这样大规模的罢工有可能再发生吗?码头罢工对于今天的劳工有什么意义?其实,这些问题并不是“十周年”才给提出来,而是每谈到码头罢工,都必然涉及,只是今天的社会环境跟十年前完全不同,而当年协助码头工人的“香港职工会联盟”(职工盟)亦已解散,令这些问题有更深刻的意义。

2013年5月6日,码头工人以“半杯水胜利”结束40天的罢工,即是罢工之初要求加薪20-23%,最后与资方达成加薪9.8%,及一些改善待遇的协议。对于劳方来说,这结果不算理想。相对于罢工“半杯水”的结果,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罢工所引起的广泛民间声援和支持。当时媒体在舆论上支持,广大市民和各团体出钱出力,捐赠物资和金钱,探访露宿的罢工工人,参加声援游行及集会等。有些积极的市民和团体更发起行动,向和黄集团示威和施压。码头工人罢工引起强烈的社会共鸣,足比拟2007年扎铁工人36天罢工,而市民对码头罢工的金钱和物质支援,更数倍于扎铁罢工,十分罕见。

有意见认为,公众如此的规模的支援和参与,就是一场社会运动,而这场“社运”也就是码头罢工的一个主要部份。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