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中国好声音》崛起与落幕:“鬼妹”李玟戳穿的中国娱乐“大剧本”

所有参与者得接受这场操控。它变成一头综艺界的利维坦。以我为尊,一切得服从,以作为交易。

2022年,李玟参与的《中国好声音》。图:影片截图

2022年,李玟参与的《中国好声音》。图:影片截图

特约撰稿人 李照兴

刊登于 2023-09-03

#中国文化观察#中国好声音

2023年8月25日,在中国大陆网络世界一片质疑、抵制、杯葛,和呼吁高层介入调查的呼声中,始于2016年夏,目前正在播放第八季的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终于宣告暂停播出,尽管它曾经一度被视为中国选秀综艺节目中的皇牌。

与其说它是因为赛制不公、或因各种未经证实的黑幕传言压力,而被迫下架,不如说这样的结果是出于早前逝世的“华语乐坛天后”李玟(1975-2023)对《中国好声音》的血泪声讨。那近似牺牲程度的结果,触发出中国社会对这档节目空前的情绪抵触,而引爆点正是制作组对待李玟的报复性举动,确实触碰到了中国公众的底线。

情感与冲突,两个曾经被该节目强化并用来输出内容的制作重点,最后反噬了制作方自己。人们可以说,问题的焦点是毫无底线的制作操守,向来唯我独尊、肆意追求流量及话题的制作及比赛规则;但反过来,这煽情导向的促成,一种只求廉价打动的“造假的真实”,又正正是这时代观众乐见的流量密码。

当网友或观众在围观攻坚制作方的非人性之同时,也忘记了正正是观众对所谓综艺真人秀中紧凑情节冲突的认可,对参加者话题的沉迷,培养出巨型资本的滚动和不被约束的怪物。李玟以皇帝新衣式的坦白敢言,试图戳破这娱乐王牌的谎言及其背后的操弄者规条,其悲情结局有目共睹,只是能否持久地唤醒人们对霸权媒体乃至社会掌权方的警觉?

人们可以说问题的焦点是毫无底线的制作操守,向来唯我独尊、肆意追求流量及话题的制作;但反过来,这煽情导向的促成,只求廉价打动的“造假的真实”,又正是这时代观众乐见的流量密码。

2023年,新一季的 《中国好声音》。图:影片截图
2023年,新一季的 《中国好声音》。图:影片截图

二十年:选秀综艺在中国

“全世界皆为舞台,所有男女不过演员。”

莎士比亚那古典的比喻恰切形容了李玟曾热爱、也痛心抨击的《中国好声音》舞台。一旦上台,或用现代的境遇说,是一进录影棚,由导师到学员便皆得按照所被委派的角色来演。这对具争议性赛制的比喻同样恰当:虽然有赛制,有评判,但最后结果,却不取决于赛事中的表现本身。唯一肯定的是,未必低分的会out , 而是不依剧本的人会out,而且再没有败部复活。

选秀类综艺节目在中国近二十年的发展,它的壮大,是伴随著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来的饭圈应援经济,客户植入形式,以至庞大的资本投入,这彻底改变了中国电视娱乐的生产方式及经济循环,《中国好声音》的崛起与落幕正是这发展的缩影。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