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米兰‧昆德拉:如何令期待“流亡异见作家”的政治道德人士失望

流亡者一旦在移居地定居下来,就必然跟原居地愈来愈远;而正因这种跟原居地日渐强烈的距离感,流亡者也逐渐失去流亡意识。

作家米兰·昆德拉 (Milan Kundera) 。摄:Micheline Pelletier/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作家米兰·昆德拉 (Milan Kundera) 。摄:Micheline Pelletier/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特约撰稿人 邓正健

刊登于 2023-07-17

#米兰昆德拉#流亡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有三件事经常被人谈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捷克流亡作家、不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昆德拉数日前逝世(2023.7.11),终年94岁,得享高寿,但人们对他的一般印象依然维持在他中年至初老的年纪,这跟他晚年深居简出有关。他在世界文坛的声誉依然停留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出版的时候,那已是近四十年前的事了,也就是说,“昆德拉理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言论,也断断续续流传多年,直至他近日辞世才戛然而止。

不过,不少人们对昆德拉的悼念之情,也包含了对他最终无法获奖的遗憾;亦有人借此指出诺贝尔文学奖的“虚妄”:不是所有伟大作家都需要用“获奖”来证明他们的伟大。然而,这似乎又成为了昆德拉没想像中那么优秀的“反证”:不少人认为,昆德拉顶多只是风行一时的二流小说家,经不起时间考验。

当下世界,我们需要这种虚无吗?需要的,但并不是简单的虚无。昆德拉的意义不在刻划极权下的种种,而在于如何免于被任何形式的陈套政治或道德观念所蒙蔽。

令要求作家“伟大”的读者失望

文学奖考虑作家的政治立场,这是不能视而不见的现实。而昆德拉一直备受争议的其中一点,也是他的政见。他生于捷克的共产主义时代,在1968年“布拉格之春”后被政权打压,及后流亡法国,这一履历恰恰是冷战时代典型的流亡知识份子模式,不论是本国人民还是国外读者,自然对昆德拉抱有“成为流亡异见作家”的期望。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