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台湾深度台湾MeToo

彭仁郁:台版MeToo浪起后,我们如何跟上浪,可以一起走多远?

性暴力不会因为这波MeToo运动而终结,但这是社会集体共同觉醒、深入了解性暴力复杂性的机会。

插画:Mantha Mok

彭仁郁

刊登于 2023-07-10

#metoo#台湾metoo#性别平等#性骚扰

(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6年由美国非裔女性性别平权运动家特兰纳・博克(Tarana Burke)发起,2017年10月因美国影视界性丑闻而骤升规模的MeToo运动,五年多来在全球超过80个国家延烧,终于在2023年5月抵达台湾。许多人问,为什么在亚洲性平意识名列前茅的台湾,引爆时间点却晚于日本、韩国、中国,甚至菲律宾?

事实上,2018年4月,长期为性暴力受害者提供救助的励馨基金会,曾发起“多陪一里路#MeToo”大游行,号召社会大众响应全球正风起云涌的反性暴力运动,但引发的关注相当有限。一直要到2023年4月底,以进步派政党幕僚选战日常为叙事焦点的《人选之人——造浪者》台剧上映,台版MeToo才获得了充分的“造浪”能量。

剧中那一句“我们不要就这样算了,好不好?”,宛如毅然陪伴女性党工追讨正义的坚定告白,让她不再孤身对抗职场日常的父权压迫文化。这句台词,旋即成为无数个受害者的充权强心针,令她/他们一个个打开曾迫于各种内、外在压力而隐忍的伤口,亦将许多观众的心理频率调整到适于接收受害见证的波长;它激励了知情者捍卫发声者、挞伐加害者的意志,也促使自诩为进步圈的组织,翻新性暴力相关知识,重新校准性别平等规范及处置程序。

不过,真实人生总比戏中剧情复杂千百倍。当众多受害者冒著二度伤害的风险,从暗处走出,对世界细说暗夜里反复啃噬内里的不堪记忆后,无人能担保每个故事都能走向完满结局。我们该如何跟上浪的速度,才不致辜负这些鼓起勇气现身的负伤灵魂?

第一步:承认所知极为有限

自19世纪末起,关于性暴力真相的揭露,是一段由揭发-控诉和掩盖-反扑所交替构成的漫长历史。

这把火,从政界、学界、媒体界、社运界,一路延烧到艺文界、影视演艺界、音乐界、教育界、医界、体育界……,被具名揭露的加害者名单愈来愈长,近月来,几乎日日爆出新的受害见证,人们已经开始同理疲乏。然而,这些见证探照出的局部暗面,比起真实性暴力辽阔的地下世界,恐怕只是苍穹微星。我们是否真正准备好,直视人类文明深处的广袤黑暗?

处遇

处遇为专业助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心理师、精神科医师、职能治疗师等)尽可能全面地深入了解案主遭遇的困境,陪同案主察觉、厘清自身困境生成的脉络,并与之讨论协商,寻找改善、修复或疗愈路径的整体过程。目的在于协助案主了解自己的状态及所需后,能引入适当资源改善困境,且创造各种重新和社群建立友善连结的可能。

台湾至今未曾进行性暴力盛行率的全面调查,宛如把头埋在沙里的鸵鸟,把无知当作最高段也最荒谬的自我保护手段。因此,实际情形永远只能从通报数字进行极不准确的推估。

若参考卫福部保护司统计资料,台湾每年平均总共接获通报的性暴力案件量为一万余件(如2022年性侵害通报件数为9234件,性骚扰申诉调查成案件数为1515件),但现代妇女基金会参照国外性侵害黑数研究推估,实际案件数每年可达3至20万件。由此可想见,这一波浮上台面的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

虽然国家人权委员会已于去年展开“儿少安置机构及校园性侵议题系统性访查”,这是令人欣慰的发展,但距离全面掌握性暴力的型态,发生脉络,个人成因、结构因素,伤害的多元样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情况下,相关法制与处遇设计不良,是必然的结果。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