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深度

凯盛被查前后,谘询公司与外资的在华困境

“现在是一个奇怪的逻辑,中国政府是不是数据开放?是。是不是工商开放?是。那查数据怎么办?查了就打击你。”

2021年4月2日,中国上海商业中心区被浓雾包围。摄:Chen Hui/VCG via Getty Images

2021年4月2日,中国上海商业中心区被浓雾包围。摄:Chen Hui/VCG via Getty Images

刊登于 2023-05-26

#外资#反间谍法#国家安全#防火墙

“没有人会想投资给一个black box。”在一家美国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公司工作的Sammy说,“资讯本身就是商业运作不可或缺的。”中国国家安全部门对谘询公司的打击,进一步减弱了外资进入中国的意愿。

5月8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罕见播出一则针对谘询企业现场执法的新闻。根据报导,中国谘询公司凯盛融英的工作人员专门围绕境内研究国防军工、金融货币、高新科技等重点领域挑选专家,有的专家在涉外谘询中泄露内部敏感内容,甚至是国家秘密和情报。报导还指,调查中一家国企员工被捕,因其向凯盛的外国客户提供国家机密和情报,被判处6年监禁。

凯盛于2006年成立,创始人为国际知名谘询公司贝恩的前谘询师和前摩根士丹利的投行人士,凯盛在上海和纽约有700名员工,近年更成为中国业内最大的“专家知识服务提供商”,为全球客户提供逾45万不同专业的中国专家。2021年,凯盛尝试在港公开上市,其招股书写道,凯盛在市场上占有33%份额。

“在更成熟的商业社会里面,尽调是大家都有认知的东西,不管是投资还是入职还是上市之前,都是标准程序。”在一家外国尽调公司工作的Luke说。

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随着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加入WTO,外国谘询公司开始进入中国,中国本土也逐渐发展出相关行业。对于许多外国公司或投资者而言,想进入信息极度不透明的中国市场,离不开尽调公司的协助。投资团队会根据尽调结果对标的企业进行客观评价,再决定是否投资。尽调涉及企业的业务、财务和法律部分,包括企业的历史数据、管理人员的背景、市场、管理、技术风险等。据中国市场研究网,2020年中国谘询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1.3万亿美元。

“现在有些人人自危的状态,”Luke说,自己的行业本来就低调,身边大部分人日常都在做些机械单调的工作。“现在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安全的,这种效应是在心理上产生无形的影响,大家会担心,不知道雷区在哪里。”

早在凯盛被调查之前,不少谘询公司的从业者已对行业前景表达了担忧,而现在外资在进入中国前,亦多了重重忧虑。Sammy指出,已经有一揽子因素让外资却步,包括美国制裁中国、中国疫情、《反间谍法》的实施,再加上整顿外企美思明智和贝恩、封锁资讯……“对外企而言,现在risk远大于gain”。

防火墙有两个方向,一面对内,一面对外

Sammy发现,大概是前两个月开始海外IP无法登陆企查查网站。企查查是官方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可查询企业工商、信用、经营状况等信息。“再之前是天眼查用不了,大家就转用企查查。之前的封锁可能是时有时无,现在是彻底上不去。”Sammy说。彭博社报导指,金融数据库Wind Information 最近数月阻止海外访问其数据库的数据。另外,涵盖学术论文和中国数据库的中国知网,则宣布从4月1日起暂停海外访问其4个数据库。HKFP报导指,通过测试发现,外国IP甚至连一些中国地方政府也无法访问。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与新美国安全中心共同撰写的分析报告引起中国官方警觉。报告使用开源数据,提及包括军民融合在内中国政府的敏感地带。报导还指,一些中国官员表示,多家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智库,通过挖掘开源数据帮助证实美国采取强硬对华政策是正确的,例如限制向中国销售高科技产品的政策。其中一份引起有关部门注意的智库报告就涉及芯片,提及中国军方如何获取由美国设计、韩国和台湾制造的先进芯片。

“防火墙有两个方向,”Bonfire Union基金合伙创始人Suji对端传媒表示,一面墙是在大陆境内无法使用海外网站,例如Facebook、Google等,另一面墙则是控制从海外获得中国的信息,“这堵墙一直存在,如今建得越来越高。”Suji解释。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