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想投資給一個black box。」在一家美國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公司工作的Sammy說,「資訊本身就是商業運作不可或缺的。」中國國家安全部門對諮詢公司的打擊,進一步減弱了外資進入中國的意願。
5月8日,中國中央電視台罕見播出一則針對諮詢企業現場執法的新聞。根據報導,中國諮詢公司凱盛融英的工作人員專門圍繞境內研究國防軍工、金融貨幣、高新科技等重點領域挑選專家,有的專家在涉外諮詢中洩露內部敏感內容,甚至是國家秘密和情報。報導還指,調查中一家國企員工被捕,因其向凱盛的外國客戶提供國家機密和情報,被判處6年監禁。
凱盛於2006年成立,創始人為國際知名諮詢公司貝恩的前諮詢師和前摩根士丹利的投行人士,凱盛在上海和紐約有700名員工,近年更成為中國業內最大的「專家知識服務提供商」,為全球客戶提供逾45萬不同專業的中國專家。2021年,凱盛嘗試在港公開上市,其招股書寫道,凱盛在市場上佔有33%份額。
「在更成熟的商業社會裡面,盡調是大家都有認知的東西,不管是投資還是入職還是上市之前,都是標準程序。」在一家外國盡調公司工作的Luke說。
上世紀90年代至2000年,隨著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加入WTO,外國諮詢公司開始進入中國,中國本土也逐漸發展出相關行業。對於許多外國公司或投資者而言,想進入信息極度不透明的中國市場,離不開盡調公司的協助。投資團隊會根據盡調結果對標的企業進行客觀評價,再決定是否投資。盡調涉及企業的業務、財務和法律部分,包括企業的歷史數據、管理人員的背景、市場、管理、技術風險等。據中國市場研究網,2020年中國諮詢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1.3萬億美元。
「現在有些人人自危的狀態,」Luke說,自己的行業本來就低調,身邊大部分人日常都在做些機械單調的工作。「現在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安全的,這種效應是在心理上產生無形的影響,大家會擔心,不知道雷區在哪裏。」
早在凱盛被調查之前,不少諮詢公司的從業者已對行業前景表達了擔憂,而現在外資在進入中國前,亦多了重重憂慮。Sammy指出,已經有一攬子因素讓外資卻步,包括美國制裁中國、中國疫情、《反間諜法》的實施,再加上整頓外企美思明智和貝恩、封鎖資訊⋯⋯「對外企而言,現在risk遠大於gain」。
防火牆有兩個方向,一面對內,一面對外
Sammy發現,大概是前兩個月開始海外IP無法登陸企查查網站。企查查是官方備案的企業徵信機構,可查詢企業工商、信用、經營狀況等信息。「再之前是天眼查用不了,大家就轉用企查查。之前的封鎖可能是時有時無,現在是徹底上不去。」Sammy說。彭博社報導指,金融數據庫Wind Information 最近數月阻止海外訪問其數據庫的數據。另外,涵蓋學術論文和中國數據庫的中國知網,則宣布從4月1日起暫停海外訪問其4個數據庫。HKFP報導指,通過測試發現,外國IP甚至連一些中國地方政府也無法訪問。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與新美國安全中心共同撰寫的分析報告引起中國官方警覺。報告使用開源數據,提及包括軍民融合在內中國政府的敏感地帶。報導還指,一些中國官員表示,多家總部位於華盛頓的智庫,通過挖掘開源數據幫助證實美國採取強硬對華政策是正確的,例如限制向中國銷售高科技產品的政策。其中一份引起有關部門注意的智庫報告就涉及芯片,提及中國軍方如何獲取由美國設計、韓國和台灣製造的先進芯片。
「防火牆有兩個方向,」Bonfire Union基金合夥創始人Suji對端傳媒表示,一面牆是在大陸境內無法使用海外網站,例如Facebook、Google等,另一面牆則是控制從海外獲得中國的信息,「這堵牆一直存在,如今建得越來越高。」Suji解釋。
盡調的方法主要有審閱公開文件資料,包括公司工商註冊、財務報告、法律合同等,也可以通過網絡數據庫、新聞平台搜集相關公司和行業的信息,還可以與相關人員訪談了解一般渠道無法獲得信息。
Suji表示,中國信息系統有許多是政府外包或半外包的項目,從中有可能被轉取數據(dump database)或有灰色產業地帶,重要數據可能會流露出去。諮詢公司除了通過公開渠道獲取信息,有時也可能通過灰色地帶獲得。有關部門現在在做的事,是粗暴地截斷可能獲取數據的方法。
「過去二十年,灰色產業圈、諮詢公司和各地跑腿拿數據的形成了小型產業鏈。現在這個產業鏈崩潰了,也預示著背後有更大的東西崩潰。就是加入WTO時的承諾不想實現了。」Suji說,「現在是一個奇怪的邏輯,中國政府是不是數據開放?是。是不是工商開放?是。那查數據怎麼辦?查了就打擊你。」
對外開放與《反間諜法》
2022年末中國調整防疫政策後,釋放要重振經濟、吸引外資的信號。今年3月26日,國務院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開幕,該論壇主題包括圍繞經濟穩健復甦、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新上任的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論壇會見一批全球知名企業的首席執行官,表達「中國的大門會越開越大」,並鼓勵他們「投資中國,紮根中國」。李強還強調,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全球分工,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中國將與國際經貿規則接軌,對外商投資一視同仁。
官方似乎正在努力鋪開歡迎的紅地毯,安撫外企外資,以此減小三年封控與中美摩擦對經濟的影響。
不過,4月28日,習近平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強調,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被外界解讀為「安全」的重要性優先級更高。
這種解讀並非空穴來風。
2023年3月,在全球設有18個辦事處的美國盡職調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的北京辦事處被搜查,5名中國員工被拘捕。中國外交部隨後稱美思涉嫌非法經營。此外,同月也有來自日本製造商安斯泰來製藥(Astellas Pharma)的一名員工被拘捕,疑涉嫌間諜罪。
4月,全球知名的美國諮詢公司貝恩(Bain & Company)的上海辦公室員工被有關部門問話。根據《金融時報》報導,知情人士表示警方多次搜查辦公室,沒收電腦和手機。
與此同時,中國在4月宣布修訂《反間諜法》,反間諜活動定義有所擴展。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有知情人士表示,為了清除疑慮,習近平讓國家安全部部長陳一新負責此事。輿論擔心《反間諜法》將把商業行為中收集當地市場和競爭對手的情報,視為間諜活動。
耶魯法學院蔡保羅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Jeremy Daum 撰文分析,新版《反間諜法》中第四條間諜活動定義的擴展,從「非法獲取、提供國家機密和情報」增加到「與國家安全和利益有關的任何其他信息和材料」,可以看到受保護的材料範圍擴大,但內容寬泛且含糊不清。文章指出,「顯而易見的是,國家安全部門在識別和調查間諜活動方面,繼續擁有廣泛的自由裁量權。」
文章還指,除了要留意反間諜活動定義擴大,在《防範規定》中關於反間諜預防安全措施中,對執法權力的擴大亦值得注意。文章指,條文中在細化反間諜安全要求時,將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都納入了反間諜的工作範圍,有效地將非間諜行為與間諜活動相結合。
為在華投資提供諮詢服務的Harris Bricken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Dan Harris亦在訪問中表示,反間諜法的關鍵定義非常模糊,舊版法律基本涵蓋了國家機密,新版則納入國家利益。
美國全國商會會長Suzanne Clark在華盛頓的演講中表示,中國追求自身絕對安全的政策已令全世界變得不那麼安全。
在凱盛遭調查的新聞傳出後,Luke得知有的公司已停止使用凱盛的服務。根據路透社報導,具有國資背景的中金資本和兩家私募股權基金也決定停止合作。
根據路透社報導,在中國加強審查西方諮詢公司後,美國獨立性科技及市場研究公司弗雷斯特研究(Forrester Research)決定關停中國辦公室,遣散大多數中國分析師。亦有消息人士對路透社表示,此前被搜查的美思明智集團駐香港的員工已離港並前往新加坡。
另外,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有一些與技術或敏感領域相關的西方公司已經暫停在中國的研究。
中國是簡單的統一市場這件事,已經結束了
跨國管理諮詢公司埃森哲的員工Tim向端傳媒表示,在貝恩事件發生之前,作為從業者就對行業前景很有擔憂,「國際關係和地緣政治引起的,外資諮詢公司在國內業務逐漸收縮。」
Sammy也認為,盡調行業注重風險,尤其同地緣政治風險息息相關。「例如2018年之前我們還願意查李家超,現在就不肯了。這屬於正常的常識判斷。」
「前兩年國內政策上陸續出台的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法,包括滴滴被罰等事情,也要求跨國企業在華業務接受嚴格的政策監管。一開始大家是樂觀的,畢竟幫助跨國企業更好的進行本地化,建設本地的數據中心和雲平台以及本地的運營流程,意味着很多大的諮詢單子。」Tim提到,那時諮詢公司本身的運作,和國際關係、國家安全還沒太大關係。直到2022年,埃森哲還在將跨國公司本土化視為核心策略。
在Tim看來,隨著俄烏戰爭爆發、外資撤離、四大被禁用(註:據報導,2023年1月,中國財政部等政府機構向部分國企提供窗口指導,敦促禁用全球四大會計事務所)等事情發生後,諮詢公司擔心未來會像四大逐步退出中國市場,就主動停止資源投入,同時撤離中國區服務團隊,而相關服務會轉移到新加坡和菲律賓。Tim還補充,現在全球的經濟形勢也和往年不同,客戶不允許有大筆預算購買諮詢服務,所以諮詢公司普遍形勢都不好。
「為什麼凱盛被查之後,有人會說影響外國公司對中國的投資?不僅僅是外資需要盡調,這個行業現在很多客戶是中國企業,中國企業也很注重對項目的了解。要是投一級市場,要對創始團隊有更深的了解。現在中國的私募或風投,也會有這個意識,中國的投行也會對保薦人(sponsor)的企業做上市前的盡調。」Luke平時主要研究大中華市場。她認為,這個變化說明中國的資本市場更成熟理性了,「現在資本可能比較少會盲目跟風去投一些東西,在投資項目前,也願意花時間停一停,找第三方排除風險。」
在疫情後加入一家美國盡調公司的Sammy,目前在香港工作。根據她的觀察,2021年及之前,中國個案大概佔一半,2022年開始呈現下降的趨勢,直到今年幾乎沒有針對中國的案子,反倒有較多印度的案子。Sammy對外國諮詢公司貝恩被搜查感到十分震驚,「這一系列舉動打擊了外商。我們在說的是貝恩。我們的感受就是,中國的私人外國投資(PI),已經是死亡了。」
Sammy還觀察到,這兩年有一些香港的盡調公司會將office轉移到新加坡,或在新加坡新開office,這背後最大訊號是,中國的投資在減少,變相影響到香港的盡調公司。
從一些數字可以看到,外商對華投資意願在之前已經開始下降。2022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為1800億美元,縮減48%,幾乎跌至2017年以來最低水平。同時,外商對華投資占中國GDP比例在近年呈下降趨勢,2022年比例僅為1%,相當於發達經濟體相應水平的五分之一、發展中經濟體相應水平的三分之一。
「這一系列事件對投資者而言意味著,中國是簡單的統一市場這件事已經over了。」一位運營美國基金的人士這樣說道。
附:
大事記:中國如何搭建信息安全的高牆?
近十年,中國頒布一系列法律法規,試圖牢牢掌控網絡主權和信息安全。
2013年11月,中國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首次正式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同年11月,《反間諜法》通過並實施。
2016年4月,針對境外非政府組織(NGO)的《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出台,於2017年1月1日實施。此法被視為與國家安全和反間諜活動有關。
2016年11月,《網絡安全法》於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並於2017年6月1日實行。該法第三十七條指明,「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因業務需要,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按照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辦法進行安全評估。」
2017年7月,蘋果公司與貴州省政府簽署戰略協定,並宣布在貴州建設iCloud數據中心。這意味著中國區的蘋果用戶數據將存儲在中國境內的數據中心。2021年5月,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公司宣布在大陸設置數據中心,用於存儲中國市場銷售上傳的數據,亦實現數據存儲本土化。同年9月,特斯拉CEO馬斯克特意針對數據安全的問題進行回應,「只有在採購進口零部件等極少數情況,部分數據才會獲得相關批准後跨境傳輸。」
2021年4月,國家安全部通過《反間諜安全防範規定》,從執法轉為注重預防,督促全社會警惕反間諜和危害國家的威脅,落實反間諜防範工作。規定指出,被確定為與反間諜活動相關的重點單位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商,有義務檢測和消除安全隱患;會對出國學習、交流的師生或科研人員進行反間諜教育和回國訪談。
2021年7月4日,在滴滴出行剛到美國進行首次IPO後不久,中國互聯網監管機構以「嚴重違法違規手機個人信息為由頭」,對滴滴進行網絡安全審查。2022年,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調查結果,指滴滴持續違反《網絡安全法》、2021年9月實施的《數據安全法》和2021年11月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共罰款80億元。在滴滴被立案調查後,包括Keep、喜馬拉雅等多家中國公司暫緩赴美上市。
2022年2月,經修訂的《網絡安全審查辦法》開始實行。《辦法》新增第七條,「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網絡平台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絡安全審查」,以及第十條,「網絡安全審查重點評估相關對象或者情形的以下國家安全風險因素:(五)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者大量個人信息被竊取、泄露、毀損以及非法利用、非法出境的風險;(六)上市存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者大量個人信息被外國政府影響、控制、惡意利用的風險,以及網絡信息安全風險」。
2022年7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並於同年9月1日起開始實施。辦法中提及的數據出境活動包括:一,數據處理者將在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數據傳輸、存儲至境外;二。數據處理者收集和產生的數據存儲在境內,境外的機構、組織或者個人可以訪問或者調用。
2023年2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辦法》,辦法訂明:個人信息處理者通過訂立標準合同的方式向境外提供個人信息,應當同時符合以下情形:一,非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二,處理個人信息不滿100萬人的;三,自上年1月1日起累計向境外提供個人信息不滿10萬人的;四,自上年1月1日起累計向境外提供敏感個人信息不滿1萬人的。
2023年4月,《反間諜法》通過新修訂,第四條界定間諜活動範圍擴大,包括:涉及國家安全、國家利益的數據、資料、物品的行為;針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或涉及機密的實體的網絡攻擊、入侵或中斷等。
應受訪者要求,Sammy,Luke,Tim為化名。
這是好事,讓外資不能在中國賺人民幣,加速脫勾!
好。
“安全“放在了“经济”前面。
在沒有調查與分析報告以獲得風險或潛在市場等資訊下, 要國外投資者砸大錢投資怎麼可能~
別人是公民監視政府。。他正好是反過來。。當權利有沒約束。。那才是最可怕的。。只是可憐了這群同胞們
2020年中國諮詢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1.3萬億美元”
單位應該打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