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欧洲中等强国的国家元首,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4月初对中国的国事访问,收获了超乎寻常的接待热情和国际关注,不仅完全盖过了同行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风头,而且也超过此前已经到访北京的西班牙和德国政府首脑,成为这一时节的“现象级”话题。
显而易见,这种话题热度的缘起,不局限于中法双边关系框架内。在这场双边外交的光影中,除了“半在场”的欧盟,还隐藏着“不在场”但并未缺席的乌克兰、俄罗斯和美国,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台湾,可以说是“两国交好、多方博弈”。而在中法交好盛况的背后,也各自隐藏着为未来打下的种种楔子,这或将成为未来数年间塑造中法、中欧关系走向的一个个道岔。
在为期三天的访问中,马克龙从中国得到丰厚回馈,却也在国际上引发了不小争议,连他作为“欧洲领袖”的形象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一位在国内改革议程中不甘放低身段的总统,在北京却表现得身段异常柔软。马克龙究竟是真的具有重塑欧洲战略自主性的雄心?还是志大才疏?甚至流于满足于为本国企业谋利的市侩气?
奇特组合遭遇差别待遇
这种“奇特组合”与其说体现了欧洲内部的团结,不如说暴露了内部的不团结。而事实也证明,中国充分地利用了其中的尴尬之处。
所有的观察人士都将“马克龙+冯德莱恩”这对访问组合,解读为马克龙希望为此次国事访问增加更多的“欧洲维度”,这种解读固然有其道理,但问题在于:这种组合在多大程度上具有自主性,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制于东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