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

“请仔细看看我们,我会被消失”——香港加快遣返难民后,他们回到死亡恐惧中

香港不是难民拯救地。“人们最后一次看到我,会是在(原居地)机场,但当我被捕后,我会被消失。在此之后,不会再有我的消息。”

Jimmy 来港十多年,来审核程序上兜兜转转,仍未等到公义到来,他已经老去。

Jimmy 来港十多年,来审核程序上兜兜转转,仍未等到公义到来,他已经老去。摄:Stanley Leung/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郑淑华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3-02-09

#香港难民#免遣返声请

在John Peter南亚的家乡,杀戮是常态。他在政府部门工作,因违抗上司不道德的命令反倒被追杀,一度与死亡擦身而过。为了活命,他必须逃跑,而且离家愈远愈好。

“我可以因为任何原因而死掉,但绝对不会死在敌人手中。”John Peter当时承诺自己说。那年冬天,他在网上搜寻免签证可以到达的地方,选定了香港。

不过,香港没有签署1951年的联合国《难民地位公约》( The 1951 Refugee Convention)和1967年的《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1967 Protocol Relating to the Status of Refugees),因此不会给予任何人庇护和核实其难民身份,亦不会以“难民”称呼他们,而是用“免遣返声请人”(编按︰以口头或书面声明事实及理由,向法院进行某种法律上允许的请求,称为声请)。但1992起在香港适用的《禁止酷刑公约》列明,“如有充分理由相信任何人在另一国家将有遭受酷刑的危险,任何缔约国不得将该人驱逐、遣返或引渡至该国家。”

因此,像John Peter 一样逃命到香港的难民,会向入境事务处提出免遣返声请,若他们的“迫害风险”获确立,便会被转介至联合国难民署,而难民身份亦被确立的话,他们会被安排移居至第三国家。换言之,香港是一个中转站。

John Peter在港已有7、8年,个案已进入司法程序,正等待司法覆核的结果。但让他预料不及的是,保安局在2022年12月7日更新遣送政策。在港的免遣返声请人正面对更迫切的威胁——若原讼庭拒绝他们司法覆核许可申请,即使上诉至更上级的上诉庭、甚至终审法院,入境处亦可即时将他们遣返回国;而政策适用于在生效前及后被原讼法庭拒绝司法覆核诉讼的声请者。这摒弃了入境处一向对仍在诉讼阶段的声请人暂缓遣返的原则。保安局解释,这是为了杜绝声请人以司法诉讼拖延非法逗留,并预计新政策能额外遣返1200名声请人。

待在香港的免遣返声请人,因种种原因离开家园,来到这城市避难,却被繁复而严苛的程序消耗,苦等多年也离不开窘境;加上港府给予的援助匮乏,他们无奈在社会边缘浮沉。然而,“假难民”、“骗福利”、“罪案源头”的指控未有放过他们,港人谩骂声音此起彼落,难民政策一再收紧。

在端传媒的访问中,他们用了化名、样子模糊,说担心被香港政府报复,影响他们声请的审核。这群在公众视野中被隐形了的难民,在香港的命运愈渐渺茫。

活在恐惧之下

John Peter刚好在近日收到信件,告知他即将收到司法覆核的决定。

自此,他陷入了一场恶梦,像“精神折磨”,脑中时刻幻想着败诉的话,或会被遣返回国的画面︰“我一定会被政府杀死......人们最后一次看到我,会是在机场,但当我被捕后,我会被消失。在此之后,不会再有我的消息。”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