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读者十论:回不去了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组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端传媒社群组整理

刊登于 2022-10-05

#读者十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chriszzz,回应《邓聿文: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何时才能终结?》

我对作者的理性分析持保留意见,我认为“动态清零”仍将持续,即便开放国门,这项政策对大陆民众仍然将持续进行,即当下所谓的“常态化”。即使出现一定程度的放松,但我仍相信那将非常有限,最现实的便是,在疫苗接种率与有效性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根据法律要求,民众在24-72小时内必须进行一次的核酸检测,基本没有可能取消。更吊诡的是,耗费大量资源来实施的防疫行动,最后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发达产业,加之与前沿技术,即人脸识别、AI、机器人的结合,我想这些业已形成的东西,是很难说离场就离场的。我们不妨著重强调一点,支撑一切行动背后的“逻辑”是个人神话的需要和选择,经济账与社会损益表从来不是以后也不会是其施政考量的第一优先级,为了达到神化自身的目的,可以轻易放弃、操纵、阻碍许多作为人最基本所应当被珍视的东西。Think about Putin, nothing is impossible.

2. lixindiyi,回应《邓聿文: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何时才能终结?》

即便不考虑政治上的算计(为了展现制度优势或是某人N个伟大),单纯从技术上考虑放开的可操作性,也是不具备的。墙国现在的免疫水平和2020年初没有什么区别,完全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现在放开一定会出现像喉舌所说的医疗挤兑、大量重症死亡,所以不可能在短期内放开。如果某人真要放开,也一定是等到墙国研发出特效药或有效疫苗,或者实在顶不住进口疫苗和药物,再花一段时间构建起免疫屏障后才会真的放开。

3. Bitterly_Swing426,回应《邓聿文: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何时才能终结?》

在坊间将大清零运动视为习近平一人幻想的结果的时候(这当然是事实),经常无视走出清零同样是极其痛苦的过程。这是中共体制决定了的。譬如穹顶之下后,中国先是矢口否认空污治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随后制定了看似周详却毫无推进的计划,最后变成剥夺农村地区取暖权的人间悲剧。这某种程度也解释了为什么结束清零必须在习近平登基后,因为登基前结束清零必然会带来严重人伦危机冲击共产党执政合法性。

理论来说,解除清零应当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间依旧离不开一系列NPI方式来flatten the curve,尤其是降低ICU压力,但对于中国政治和医疗体制而言,尤其是在已经处于强弩之末的地方政府而言,这都是极为困难的工作。

有的机会一旦失去就永远失去,无论如何习近平必须为这个体制所造成的恶果负责。

4. Rimbaud0714,回应《《隐入尘烟》影评:凝视穷人的苦忍,但谁说我们有穷人?》

全片我最动容的片段是马有铁解下劳苦了一辈子的驴,放它自由的那一段,正是在那一刻,他才看到了自己悲哀的处境,他怒斥着驴,给它自由它也不懂,也就是对马有铁自己悲剧境地的自我指涉。被土地困住,被人压迫,被剥削,但迷茫无法脱困。作为一部院线电影,这也是所能做到的最大程度的批判了。

5. fangpidedongsun,回应《《隐入尘烟》影评:凝视穷人的苦忍,但谁说我们有穷人?》

是的,隐入烟尘回避了结构问题,用隐忍替代了反抗,结尾的死亡也过于刻意。即使如此,也让大陆观众重逢了久违真实乡村生活、用金色、光影和土地上的劳作构建了独特的乡土美学、最终还因为没鼓掌被打倒。没反对,也没鼓掌,已经是当下难得的公共表达了

6. fassyliu,回应《生不出男孩的小镇女人:我后悔生二胎,更后悔嫁到这个家》

看到最后一部分描述女方家庭部分,我感到深深的悲哀和同情。她的处境不仅仅是她婆家和丈夫那边造成的,她的家庭和这个社会才是将她推上这条不归路的推手。如果她从小能被教育自爱,就不会因为一个男人“老实”就觉得他是一个合适结婚的对象。如果在她没结婚前,她的家庭能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心,而不是在她吵架的时候什么都不做只是骂她或者在和男方沟通后反过来说没什么大不了是你无理取闹。原生家庭的这些看起来似乎是为了她好,实际上却一步一步地将她推开,让她觉得嫁出去要比在家里好,因为家里也没有人真正在意她。于是她从一个魔窟逃到了另一个魔窟,她以为老实的丈夫能为她提供庇护,而事实不过是在结婚后“老实人”显示出了原本的面目。

同时我看评论也感到悲哀,没有人真正理解她的处境,怒其不争的忽略了她从未被人告知过她拥有主宰自己人生的权利,她的一生都在pua中度过;更别提在这种文章下还得扯些中国人劣根性的冷漠评论。

7. AVJ,回应《谢达文:中国认同在台湾还有市场吗?都是“台独教育”惹的祸?》

需定义何为“党国教育”何为“台独教育”。这之间并非一刀切。实则,“汉贼不两立”、“反共民主阵营”并未改变,只是名词的使用方式改变了。教中国文学跟中国认同也并不能画上等号,看日剧就知道,日本中学有教唐诗,日本人也很爱三国故事,我不认为他们有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原住民的问题,不见得是国民党一方面的拉力造成,我觉得民进党也有推力。我有听一个podcast叫作“亲爱的汉人”,他们对于“台湾四百年”的这种叙事很有意见。在人们使用“台湾人”这三个字的时候,原住民不必然被考虑在其中,所以我并不意外原住民在回答“台湾人”的时候没有“本省人”那么容易。当然真正的原因还需要探讨。

我认为这类研究还有一个根本的问题是,研究者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省籍”“族群”的分类方式,最后必然会得出认同和“省籍”“族群”相关的结论。但是其它影响认同的原因并没机会被分析到,比如居住地在台湾北部南部或离岛、以及本身是否有在中国大陆或其它国家的生活经验。而且省籍的定义也不是很明确,过去通常是以父系论,这里的外省第二代是否有包括母系外省人?外籍配偶或者陆配的子女算在哪个族群?17世纪移民的后代跟19世纪移民的后代是否是完全相同的族群?

8. gnihc,回应《谢达文:中国认同在台湾还有市场吗?都是“台独教育”惹的祸?》

量度中国认同,不能只看受众一方,因为何谓“中国”、“中国人”本身就是一个变数。近十多年来,能相对客观地定义“中国”的文化、历史成份很大程度地被政治宣传扭曲、淹盖,而且定义的宽度在中共积极(且颇为成功地)抢夺话语权下越来越狭窄。二十年前,也许还有不少人可以天真地视“中国”为承载著中华文化的母体,是家族的根源,是一个能超越政治、跨越历史时空的概念。这种定义放诸当下的现实已是不切实际 — 不是它不再正确,而是它的重要性已被政治因素盖过。到了今天,“中国”几乎就等同于中共。

9. hannnnnn1,回应《像酿酒一样造肉:我们距离肉食革命有多远?》

在为了道德而不吃动物肉这一点上,其实“植物肉”跟豆制品肉相比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工艺更加复杂而已。“植物肉”更大的意义在于开启了将人工制造食材在正餐中广泛代替传统食材的方向。这种人工制品因其生产过程和“营养数值”更可控,所以更适合资本主义的要求,在将来可能会占据食品市场底层生态位。动物肉、蔬菜可能变得更昂贵而远离普通家庭的餐桌。另一方面,这种人工食材现在只是暂时“附身”在“肉”上。在未来,它们可以是“菜”,可以是“饭”,而且会发展出现在我们想不到的食物形态。

10. woaizhengylun,回应《西安U型锁受害者的十年》

那一年,我家也是一辆卡罗拉,那时,只庆幸灾厄未发生在我家庭。

十年过去,品尝了更多的人间烟火和人事消磨,越来越为自己当时的庆幸感到愧疚,与之相伴的,是每每想及U型锁事件时,那种刺骨的恐惧和后怕。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