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中國認同在台灣還有市場嗎?都是「台獨教育」惹的禍?

中國認同在台灣,真的還有市場嗎?如果有,是誰還抱持中國認同?

2016年5月14日,台北,一個台獨組織的成員手持旗幟站在一群親中國支持者内。

2016年5月14日,台北,一個台獨組織的成員手持旗幟站在一群親中國支持者内。攝:Tyrone Siu/Reuters/達志影像

刊登於 2022-09-26

#數說台灣#國族認同#天然獨#中國#台灣#謝達文#評論

日前,台灣藝人楊丞琳在中國綜藝節目,宣稱自己雖然長在台北,但自認是「廣東人」,引起網路議論;更長期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於台灣也宣稱是血濃於水,同屬一個民族;許多讀者可能也知道,早期台灣在中國國民黨統治下,長年實行「愛國教育」,教育人們要成為「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但這也已經是數十年前的事了,因此也讓人好奇,這對近代台灣是否還有殘餘的影響?

而這些當今現象與歷史發展,都共同指向一個重要的問題:中國認同在台灣,真的還有市場嗎?如果有,是誰還抱持中國認同?此外,這20年以來,中國認同在台灣經歷了怎樣的變化,是持平、成長還是萎縮?變化趨勢有沒有族群跟世代的差異?

我利用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實際的調查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了以下三個重要的現象:

  1. 在今日的台灣,中國認同非常小眾,人數只有兩成出頭,其中,「第一、二代外省人」更有可能抱持中國認同(外省人指「戰後從中國遷徙來台灣」的移民及其後代,約佔台灣人口一成);

  2. 中國認同在這20年來大幅萎縮,從原先將近半數,下降到今日的兩成;而且中國認同的萎縮,並不如一些人所宣稱的只是近年來(比如318佔領立院行動蔡英文當選後)的現象,也不都是由年輕世代(所謂「天然獨世代」,或者中共口中受所謂「台獨教育」的一代)驅動;相反地,中國認同的萎縮,在2000至2010年之間就已經相當明顯,尤其對70年代出生的人更是如此;

  3. 「外省人」雖然更容易抱持中國認同,不過,在這20年間,不同世代的外省人,中國認同也與台灣全體潮流一起下降。

2021年11月10日,基隆,年輕人在街上聊天。
2021年11月10日,基隆,年輕人在街上聊天。攝:陳焯煇/端傳媒

「小眾」的中國認同

雖然中國方面可能希望台灣藝人、商人,能多表達對「祖國」的認同,但這在今日的台灣,其實是一個非常小眾的認同──換言之,即使楊丞琳等人是真心認同中國,也不代表台灣真實的現象。

在這篇文章中,我使用的是台灣中研院2000、2010、2020三個年度的調查(調查對象為台灣社會18歲以上的民眾),在這些調查中,都問了人們同一個問題:「下面有好幾種對自己的稱呼,請問您覺得哪一項對您最適合?」,選項包含:「我是台灣人」、「我是中國人」、「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以及「其他」。

在本文的分析中,只有第一個選項(純粹的台灣認同)視為沒有中國認同,另外三個選項,因為有自認為中國人,所以都算做有中國認同。(至於回答「其他」,比如說自己是「地球人」或「亞洲人」,則被排除在這次的分析之外。)

先從最近的2020年度調查結果來看。首先,我們發現,抱持中國認同的比率,只有22.14%,在社會中屬於少數,是一個「小眾」的認同。

而這個「小眾」的面貌是什麼呢?換言之,是什麼樣的人會抱持中國認同?

我們將族群背景和出生世代放入分析後發現(技術性方法詳附註)如下圖所示,中國認同基本上集中於所謂的第一和第二代外省人,也就是第一批隨中國國民黨撤退來台的移民,以及他們的兒女。

統計模型顯示,一直到今天的台灣,在1970年前出生的外省人,有七成左右的機率,還會抱持著某個版本的中國認同(不論是否同時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相比之下,同齡的其他「本省族群」(祖先在戰前即在台灣的族群,包含講普遍稱為「台語」的本省閩南/河洛人,約佔人口四分之三,還有本省客家人,約佔人口一成,以及各原住民族群,約佔人口2%),抱持此認同的機率都在兩成上下而已。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