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传媒七周年大陆深度

生不出男孩的小镇女人:我后悔生二胎,更后悔嫁到这个家

“那时候我确实希望二胎是男孩......我想,只要生个男孩就结束了,就好了。”

吴秀莉带著小渔和阿雯散步。

吴秀莉带著小渔和阿雯散步。摄影:陈姝玥

端传媒记者 陈姝玥 发自新加坡

刊登于 2022-09-29

#性别偏好#丧偶式育儿#生育#二胎

后悔的情绪,在二女儿阿雯出生后,一直困扰着吴秀莉。

七月的一个午后,吴秀莉走上木制楼梯到二楼卧室,把午睡刚醒的阿雯抱了下来。午后的巷尾很寂静,她走得很轻,生怕惊醒二楼另一房间里的公婆。

几分钟前,她刚叫大女儿小渔上楼去,看看阿雯醒来没有。小渔重重踩着一阶阶楼梯,噔噔噔一溜烟跑上去,发出沉重的回响。小渔九岁,这学期刚升上三年级。不一会儿,她又噔噔噔飞快跑下来,“她(阿雯)醒了,自己坐在那里呆呆的。”“小声一点!”吴秀莉十分警觉。

九年前生下小渔后,和公婆同住的吴秀莉一直过得小心翼翼。她没能生下男孩,和婆婆的关系也不好。去年5月,36岁的吴秀莉在广东一个小镇上唯一的一所公立二甲医院生下了阿雯,是个女孩。阿雯的出生,令她更为拘谨。

怀上阿雯时,吴秀莉已算是高龄产妇。在医学上,分娩时35周岁及以上的孕妇被定义为“高龄产妇”,其妊娠合并症和新生儿发病率比适龄产妇更高,心肺功能和身体机能也更差些。

那时她迫于家人的压力希望二胎是个男孩,最大的压力来自家人,吴秀莉曾听婆婆和别人提起,要她生男孩,“从无生到有”。阿雯的出生,事与愿违。得知二胎还是女孩,婆婆和其他家人虽然没有当面说什么,但不满和烦闷却不加掩饰地挂在了脸上。

这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的小镇,常住人口约8万多,其所属县城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广东省排名最末,但在传统生育观念的束缚下,仍有一些35岁以上的女性生育二胎甚至三四胎。镇上医院的管理者告诉端传媒,2021年有1700多名孕妇在医院生产,112名女性年龄超过35岁,其中40岁以上的有13人。在35岁至39岁的孕妇中,有11人诞下第三胎,6人诞下第四胎。而在2020年,这两个数据分别是18人和7人。

一定要生个男孩,“从无生到有”

从镇上医院向西行四百米,转向北再行四百多米的路旁,有一块写着村寨名字的石碑,这是一个寨子的入口。寨里每条巷有十余间两三层楼高的平房,吴秀莉家就在村口右侧第四条巷的最里处。更准确地说,这是她公婆三十多年的家。

巷子间距窄,家门口只有两米多的空地。跨进吴秀莉家的门槛,不开灯的内室有些昏暗。这是潮汕小镇常见的老厝格局。前厅约八平方米,灶台和洗手池倚着右墙,左边角落是厕所。后厅约二十平,一张茶几,一套红木沙发,电视机旁边摆着小渔双腿劈叉的照片,背后墙上挂着阿雯五个月大的影楼照,一只立式风扇缓慢地左右摆动着。从木楼梯走上二楼,只有前后两间卧室。一间是吴秀莉夫妇和阿雯,另一间住着公婆和小渔。

小渔两三岁时,公婆就催过吴秀莉夫妇再生一个。那时吴秀莉觉得,再养个孩子要花好多钱,意愿并不大。直到三四年前,她也不想再生二胎,一想到生孩子就烦。更多的原因是来自婆婆。自嫁过来后,吴秀莉发现难以和婆婆相处,“多一个孩子,就多惹一些话出来。”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