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电影

戏内戏外的菲律宾跨代历史招魂:专访《五月之祭》导演迈克迪里安

马可斯家族回归,但七十五岁的迪里安不打算move on。

1976年,菲律宾名导迈克·迪里安(Mike De Leon) 。

1976年,菲律宾名导迈克·迪里安(Mike De Leon) 。图:受访者提供

特约撰稿人 周澄

刊登于 2022-09-18

#菲律宾政治#菲律宾电影#小马可斯#马可斯#政治#菲律宾

【编者按】菲律宾名导迈克·迪里安(Mike De Leon,又译迈克·列昂)于 1976 年面世的首部长片《五月之祭》(The Rites of May)修复版今年先后于康城影展及香港国际电影节放映。他当年凭此片荣膺亚洲影展(后易名亚太影展)最佳导演。迪里安其他已修复电影将在未来一两年于欧美各地重映及发行影碟,端传媒专访了迪里安,回顾他四十多年来的重要作品,并分享他早前在康城放映前夕的公开声明背后的思考,以及如何看待马可斯家族回归政坛的影响。

“恐怖如今有了更险恶的意涵……菲律宾政治的怪物在地府洞穴苦候多时终于重返人间,再度剽掠、蹂躏我的国家。”在今年五月中《五月之祭》(The Rites of May)修复版于康城公映前夕——亦即小马可斯于本届菲律宾大选取得压倒性胜利之后——迈克迪里安(Mike De Leon)透过其法国发行商 Carlotta Films 发出的公开声明如此写道。“我很荣幸我的电影得以参与这伟大的电影节,然而今天我以身为菲律宾人深感受辱。”

声明并忆述《五月之祭》在 1979 年海外放映期间遇上的审查风波:当时才刚 30 岁的迪里安在美国洛杉矶一场映后问答环节上嘲讽执政者马可斯夫妇资助电影业实为搞政治宣传,后被大使馆举报而出国受阻。当时马可斯实施的戒严令正全面监控异见,迪里安的父亲出动家族关系介入,他本人被迫跟政府审查处道歉才得以了事。

此声明并不是迪里安头一回直陈本国政治。在 2018 年,他在蛰伏十八年后拍摄的长片《Citizen Jake》(《公民杰克》),讲述一个年轻记者如何面对马可斯家族的政坛回归、父亲的朋党利益牵扯和假新闻的泛滥;翌年,他再在中期选举前夕发布了一条五分钟长的短片《Kangkungan》并亲自旁述,力斥时任总统杜特地滥杀平民、打压异己、扶持马可斯家族重振政治势力,在南海争议上出卖国家主权,呼告国民慎重投票。

《五月之祭》剧照。
《五月之祭》剧照。图:受访者提供

《五月之祭》,横跨逾四十年的历史招魂

今年已届 75 之龄的迪里安出身演艺世家,大学留学德国修读艺术史,回国后开始创作并拍摄短片,曾为菲律宾名导里诺·布洛卡(Lino Brocka)的 1975 年经典作品《马尼拉:在霓虹灯的魔爪下》(Manila in the Claws of Light,台译《黑暗魔爪》)担任摄影师;翌年拍摄长片处女作《五月之祭》,即在亚洲影展(即亚太影展之前身)荣膺最佳导演。早前他在接受访问曾说,电影当时是受到欧洲经典电影如安东尼奥尼《春光乍泄》(Blow Up,台译《春光乍现》)、《血光鬼影夺命刀》(Don’t Look Now,台译《威尼斯痴魂》)以至小泉八云的日本怪谈所影响。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