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鲁西迪的文学和政治的鲁西迪

在鲁西迪快要退场却又过早地预演的时代里,一场似是迟到乃至无妄的创伤。

2015年10月6日,印度裔英国作家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在西班牙出席活动。

2015年10月6日,印度裔英国作家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在西班牙出席活动。摄:Oscar Gonzalez/NurPh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特约撰稿人 任其然

刊登于 2022-08-17

#伊斯兰政治#文学#印度#伊斯兰#穆斯林#巴基斯坦

【编者按】2022年8月12日,在纽约的一场演讲中,旅居美国的印度裔英国作家萨尔曼·鲁西迪(Salman Rushdie)被一名年轻人袭击,身中数刀。送往医院后,作家经抢救暂时能够开口说话,但一度用上了呼吸机,并且可能损失一只眼睛和部分器官功能。人们猜测,这起袭击,和1988年出版小说《撒旦诗篇》(The Satanic Verses)之后收到的来自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Ruhollah Khomeini)的追杀令有关。

1988年9月,已经因《午夜之子》和《羞耻》等小说成名的鲁西迪在英国出版了最新的一部小说作品《撒旦诗篇》。小说继续了他一贯的魔幻现实笔触,围绕着印度穆斯林移民在英国的生活展开。因其中有情节改编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故事,一些宗教团体在小说出版后公开表示抗议,并指责鲁西迪亵渎了宗教经典。

争议在1989年年初到达顶峰: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颁布教令,呼吁全球追杀鲁西迪。这项追杀令颁布后,包括小说的日文、土耳其文译者在内,有多人遭遇袭击,甚至丧生。鲁西迪一度依靠英国警方保护,隐姓埋名生活。直到1998年,时任改革派伊朗总统哈塔米(Mohammad Khatami)承诺伊朗不会鼓励和支持对他的暗杀之后,鲁西迪的个人安全处境才得到了改善。

鲁西迪早年因描写独立前后印度历史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午夜之子》获得布克奖(Booker Prize),从而声名鹊起。但《撒旦诗篇》也让他成为了极富争议的人物。许多支持者认为他的写作代表了文学的独立性和言论与出版的自由;而许多反对者则认为他以西方的视角,不尊重或亵渎了穆斯林群体的宗教情感。发生在纽约的袭击事件,让三十年前的争论和历史场景,又回到了现实前台。

如果把历史时空稍微颠倒一下,那么伊朗前最高领袖、大阿亚图拉鲁霍拉·霍梅尼,和他下令全球追杀的印度裔英国作家萨尔曼·鲁西迪,也许能够聊到一块儿去。霍梅尼祖上在18世纪移民印度北方,定居在乌尔都语文学圣城勒克瑙,19世纪中后期才回流伊朗。他们一家一度自称“Hindi”——意味着来自印度。而鲁西迪,出生于一个移民印度北方的克什米尔知识分子家庭,家里的母语已是乌尔都语。

这意味着鲁西迪的祖父必然会说大亚图拉的语言,而霍梅尼的祖父也肯定会说鲁西迪的母语。这两个家庭可以说是在次大陆上擦肩而过,然后又在二十世纪末,以一种更为暴力的方式建立了新的连接。如果说出生于印巴分治时刻的鲁西迪是他自己笔下诞生于印度独立时刻的20世纪的“午夜之子”的话,举家在英国彻底殖民印度前夜回流伊朗的霍梅尼家族,又何尝不是另一个午夜时刻留下的血脉?

今时今日为鲁西迪遇袭而欢呼的,或对袭击事件义愤填膺的人,恐怕没有几个会真的读过《撒旦诗篇》。但且容许我们大胆猜想:大亚图拉本人多半是认真读了这部小说的。但人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他颁下追杀鲁西迪的教令,可能主因并不是他认为书中“撒旦诗篇”的故事亵渎了神圣的经典或先知的形象,甚至也并不是因为鲁西迪在书中还描绘了一个仿若暂居法国期间的霍梅尼的、流亡海外号召革命的伊玛目的角色。他的追杀令,更像是一道基于形势的政治判断。

放回1988年的世界:两伊战争划下了休止符;苏军正从阿富汗撤退,苏维埃联盟的裂隙开始扩大,西方在冷战中执占了绝对上风;甚至,先前被伊朗代表的政治伊斯兰,也被美国支持的阿富汗反苏圣战者所抢去了风头。以“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而形成全球号召力的、霍梅尼一手缔造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也将面临一个抉择:作为精神领袖的霍梅尼的肉身离去只是时间问题,身后事该如何安排?如何确保自己的政治遗产能够抵御伊朗那丰富的政治派系和力量——伊斯兰左翼圣战者、教士中的中间派或亲西方派,又或是旧王朝的拥护者们——的攻击?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