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台湾深度

刘文:台美教会枪击案——中美冲突下失语的台湾伤痕,与受限的仇恨框架

在美台湾人在面对何种压迫,又可以是何种桥梁?

2022年5月17日,美国加州城市阿利索维耶霍,有民众到日前发生枪击的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教堂外摆放鲜花和字卡,悼念枪击案中的唯一罹难者郑达志。

2022年5月17日,美国加州城市阿利索维耶霍,有民众到日前发生枪击的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教堂外摆放鲜花和字卡,悼念枪击案中的唯一罹难者郑达志。摄:Mike Blake/Reuters/达志影像

刊登于 2022-05-23

#台美教会枪击案#刘文#评论

5月15日,位在美国南加州橘郡拉古纳伍兹的“日内瓦基督长老教会”,发生一起枪杀案,造成一死五伤,此事件为近年首次台/华裔社群间的枪杀案,在亚裔众多的尔湾郊区社群较为罕见。事发后,枪手被证实为周文伟(David Wenwei Chou),一名1953年出生于台湾的外省二代,而后移民至美国成为公民。受害者皆为台裔的长辈,而在现场的台裔郑达志医师,为阻止枪手而受伤,后不幸不治死亡。美国警方指控周文伟谋杀与谋杀未遂,并基于周文伟车中“仇恨台湾人民”的便条,以及如用铁链将教会出口封死的事前部署,而强调此案为“出于政治动机的仇恨事件”。

此事件惊动美国与台湾社群,而该用何种框架来思考这次事件也引发更多激烈的讨论,“中国人vs.台湾人”、“外省籍vs.本省籍”,以及“统一vs.独立”这样的对立范畴很快成为舆论的重心,也挑战了英语语境中“华裔”(Chinese)这个概念的笼统与限制,反映出美国大众对于亚裔社群内部纷争的不理解。反观台湾社群内部的舆论,此事件撩起内部尚未完全平息的省籍矛盾,以及在中国对台武力威胁加剧之下,统独议题成为社会最显著框定的现况。

而台湾社群内部也出现应该将统派列为“恐怖主义组织”的声音,这种主张认为要在“台湾共同体”以及“恐怖主义”、“恐怖组织”之间画线,意欲在“台湾国族认同者”与“中国国族主义者”作出区分,主张“反统”就是“反恐”。

然而,不论是台湾国内或是台裔美国人社群中,政治光谱与国族认同都有相当大的异质性。台湾民主的价值即在我们如何跨越威权时代,从多样的族裔与政治经验中寻找共同体。台裔美国人的社群亦是如此,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政治动员,即使在党国时代被列为黑名单而流亡海外,仍不断地寻找认同并建立跨海的连结。

反观2000年后,美国的反恐政策执行下,只换来草根运动空间更大的限缩。在当今二元撕裂的论述下,不同国家与族群脉络的复杂性,政治表述的空间,在“国家安全”的名义下被急速地抹平。笔者认为,南加州的枪杀案,除了从台湾的历史伤痕去理解,也必须从跨国媒体以及不同语境中的跨文化差异,去看见此事件错综复杂的脉络。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