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评论深度

俄乌战争中,西方反战左翼的失语

反战左翼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者,甚至和克里姆林宫,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共识”。

2022年3月5日,日本东京,示威者佩戴乌克兰国旗颜色的手套,抗议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2022年3月5日,日本东京,示威者佩戴乌克兰国旗颜色的手套,抗议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摄:Kim Kyung-Hoon/Reuters/达志影像

钟思骋

刊登于 2022-03-30

#俄乌战争#乌克兰战争#评论

乌克兰战争至今已一个多月。与一些军事专家们预测的相反,乌克兰非但没有早早丢掉首都基辅的控制权、丧失南部的港口,反而对俄军造成了重创,牵制了超过1/3部署于俄乌边境的俄军。但战争不必要地消耗著平民的生命和生活,反战声此起彼伏——除了普通民众朴素的对战争的反感之外,也包括反对战争升级或用另一场战争对抗战争的观点,后者常常被理解为美国和北约不应该出兵的理由。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思觉失调的反战,矛盾地表现在西方左翼身上。

在俄乌开战之后,美国民主社会主义协会曾发表长篇声明,谴责西方和北约在乌克兰危机中的负面影响。1)他们将战争的爆发部分归结于北约东扩和西方对乌克兰内政的干涉:在这一点上,他们的论点与他们通常“鄙夷”的现实主义学者,如约翰-米尔兹海默(John Mearsheimer)和斯蒂芬-瓦尔兹(Stephen Waltz)一致,认为以美国为首的 "帝国主义 "北约的扩张,违反了其在德国统一前对苏联的承诺,引发了东欧的地缘政治焦虑,促使俄罗斯通过战争捍卫其安全势力范围;2)与传统的外交孤立主义者,如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Rand Paul)类似,他们呼吁重新反思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反对美国干涉离岸事务,减少对 "普通俄罗斯人 "的制裁,并主张反对任何形式的武器援助或者战争干涉。

对于社会科学家们而言,如果说可以从正在进行的战争中学到什么的话,那便是对于国际关系研究传统范式的反思:国际政治中结构性的因素,如“北约东扩”和地缘政治压力,可能并非是独裁者在做出外交政策中的首要考量——在学界内部,我们正在目睹国际关系和比较政治研究范式之间的融合,而这种融合正在对米尔兹海默等传统的、只关注结构性因素的学者提出越来越大的挑战。

而在一个更广阔意义上需要省思的是,一向在人权问题上拒绝保持缄默的西方进步派,在乌克兰问题上却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者,甚至和克里姆林宫,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对人权与内政因素不加以考量的“共识”。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