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音乐在乌克兰的真实身份:弱小可以抵御砲火的秘密

国歌、红遍世界的民族乐团、流行歌手,为何音乐成为乌克兰2014年后重要的改革力量,可否启示其他抗争之地?

乌克兰女歌手Jamala。

乌克兰女歌手Jamala。摄:Hannibal Hanschke/Pool via Reuters/达志影像

特约撰稿人 俞若玫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2-03-19

#音乐与政治#乌克兰

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向乌克兰全面展开“军事行动”,砲声同时突击了世界的眼球和心跳,地缘政治秒间刺激世界大战的敏感神经。而3月9日,乌克兰基辅古典交响乐团以音乐为行动,在独立广场演奏乌克兰国歌,呼吁各国(特别是欧盟)在乌克兰领空设立“禁飞区”。乌克兰国歌一时成为网上热茶,滚烫众心。但被感动之余,务必小心国歌歌词,背书了特定的国家观,我比较著眼的是: “吾等兄弟,皆为哥萨克民族!”这句正好表明乌克兰拥抱的是多元文化,不见得主张极端民族主义,族群间是兄弟情而不是敌我关系。

其实,乌克兰跟香港多么亲近,才三年前,纪录片《凛冬烈火:乌克兰自由之战》深宵在香港的闹市街头温暖著彷徨的我们,花环少女最后胜利的笑容照耀多少个黑色的晚上。很想更多明白乌克兰,便尝试从音乐开始,先就发现了令人惊艳的四人乐队DakhaBrakha,再慢慢知道,音乐根本是乌克兰2014年“广场革命”( Euromaidan revolution) 后复兴文化身份的重要埸域,一方面力抗俄罗斯话语,一方面确立多元的文化视野及内容,打开和国际沟通及连结的可能。这种善于沟通,不求战斗的文化质地,也大大体现在总统泽伦斯基这几星期以来的媒体战术上。

乌克兰国歌里这句“吾等兄弟,皆为哥萨克民族!”,正好表明乌克兰拥抱的是多元文化,不见得主张极端民族主义,族群间是兄弟情而不是敌我关系。

吟游诗人:史太林也无法清洗

音乐是乌克兰人灵魂的杯子。歌声满泻山区田陌、城市里巷、学校剧场、婚宴酒吧。他们还有吟游诗人(Bard)的文化传统,政治和音乐自16世纪就密不可分。

当中很受尊重的哥萨克流浪诗人卡巴扎(Cossack Kobzar),以盲人居多,他们一手拨奏乌克兰传统弦乐班杜拉(Bandura),一边吟唱史诗杜马(Duma),用音乐记下宗教纷争(东正教和天主教之间)及反帝国的战事和历史故事,诉说重重失去土地、家园及信念的悲愤和血泪。他们感染力很强,走进大镇小村,处处受小孩及农民欢迎,同喜同悲。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