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深度

“海里的金子”:令鱼鳔变废为宝的中国市场,如何改写亚马逊海岸的命运?

出口至中国的鱼鳔(花胶)价格水涨船高,亚马逊海岸渔民忙不迭地参与这场淘金热。可人们知道:这很可能又是一个将爆破的泡沫。

帕拉州沿岸盛产的大黄鱼,从来都是漂漂亮亮的,近年鱼鳔贸易而变身成“金子”。图为维吉亚渔港的渔民在码头卸下捕获的大黄鱼。

帕拉州沿岸盛产的大黄鱼,从来都是漂漂亮亮的,近年鱼鳔贸易而变身成“金子”。图为维吉亚渔港的渔民在码头卸下捕获的大黄鱼。摄影:Sarita Reed

端传媒记者宁卉 特约撰稿人Sarita Reed 发自巴西贝伦

刊登于 2022-01-19

#花胶#海鲜#海洋渔业#亚马逊雨林

10月底,巴西亚马逊雨林城市贝伦(Belem)最闷热的季节,清晨7点刚过,在户外稍稍走动就会逼出一身汗。市中心,被称作拉丁美洲最大露天市场之一的Ver-o-Peso兜售著各种热带食物;来自雨林河域和附近海域的大批渔获,也早在天未亮时就抵达。建自19世纪的宽敞建筑里,空气中弥漫著经年积累的鱼市味道。张扬的橙色彩旗下,一排排鱼摊已经备好,鱼贩熟练地割下最好的鱼肉,再将可以熬汤的鱼骨和鱼头装在一旁,等待一天的客人。

巴西这些年低迷的经济、飙升的物价,令普通人叫苦不迭;贝伦所在的帕拉州身在经济落后的亚马逊雨林,更受打击。这体现在一日三餐上。鱼肉价格不低,但比起如今过分昂贵的肉价还是好些。卖了30年鱼的克劳迪奥(Claudio)经验丰富,把四五条鱼开膛破肚洗净,留下了还很饱满的鱼鳔,再整齐陈列好,虽然当地人多不吃内脏,但“客人看到鱼鳔,就知道我的鱼有多新鲜。”

不过,价位更好的大黄鱼(苏里南犬牙石首鱼,当地称作“yellow croaker”,以下称作大黄鱼),肚里却是空空如也。没办法,克劳迪奥说,大黄鱼的鱼鳔可不会出现在市场上,“早就被卖掉了!”大黄鱼肉卖20里奥一公斤,而鱼鳔,克劳迪奥说,“一公斤卖2800里奥。”——巴西的最低工资只有每月1212里奥(如今,1里奥约合1.39港币、1.14人民币)。

拉丁美洲最大的露天市场之一Ver-o-Peso兜售著各种热带食物,来自雨林河域和附近海域的大批渔获。
拉丁美洲最大的露天市场之一Ver-o-Peso兜售著各种热带食物,来自雨林河域和附近海域的大批渔获。摄影:Sarita Reed

“贵极了、贵极了。”这位鱼贩叹道,不同种类的鱼鳔,有的一文不值,有的价值千金,隔著秤抬头看了我一眼说,“都是卖到中国去的。”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