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关怀还是公关?“抑郁症”被当成一种话术,逃避了谁的责任?

“抑郁症”正成为一种隐蔽的话术,让舆论无法正视造成抑郁症的社会原因。

2016年3月25日中国汉源,农民在梨树上工作。

2016年3月25日中国汉源,农民在梨树上工作。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韩大狗

刊登于 2021-12-23

#抑郁症#韩大狗#评论

几天前,曾就职于腾讯的游戏开发领域著名程序员毛星云,从腾讯办公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30岁。毛星云生前曾是游戏开发领域颇有影响力的“大神”,很多网友都说自己是因为读了毛星云的编程入门书籍才进入了相关行业。而与此同时,还有传言称腾讯的同一座办公楼中最近还有另一人坠楼死亡,但未得到证实。消息一出,大陆网民和自媒体纷纷发文悼念逝者。这些文章往往都聚焦于两个方面:死者生前对国产游戏制作的理想,以及死者生前所患有的抑郁症。有些文章将这二者相结合,将毛星云的去世说成是一个执着于国产3A大制作游戏的“理想主义者”的悲剧。讽刺的是,无论这些文章是否是腾讯公司的公关行为,腾讯公司对他的死是否负有任何责任的问题,却被悄然隐去了。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抑郁症的知识在社会中愈发普及,公众视野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因患抑郁症”而死亡的事件。毫无疑问,这种疾病获得应有的重视,代表着社会的一种进步。然而,在针对抑郁症自杀的讨论逐渐增加的同时,造成抑郁症的社会因素却太过经常地消失不见。仿佛抑郁症的病理化使之成为了一种概率性事件,如同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掷骰子一般无差别地降临在各类人头上。

在这一点上,此前一次自杀事件引起的讨论中,一位知乎答主的话就具有代表性:“每个人,无论职业,无论生活环境如何,都有可能患抑郁症。”这种论调一方面有其积极意义,它让人们正视抑郁症的生理机制,不再将抑郁症作为单纯的“心理脆弱”而歧视。但另一方面,将抑郁症视为无由来的“天灾”,却正中了许多“人祸”制造者的下怀,因为这样他们就不用为此负责。

“抑郁症”正成为一种隐蔽的话术,让舆论无法正视造成抑郁症的社会原因。实际上,正如矿场工人的肺病不能简单视为偶发的概率性事件,现代社会中的抑郁症同样需要我们在“任何人都可能患病”这样过度简化的说辞之外,进行更多的反省。笔者本人作为一位患有抑郁症并长时间服用抗抑郁药物的人,也希望借这篇文章,对“抑郁症”作为一种社会症候,而不仅仅是精神或生理症候,进行一些思考。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