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第一炉香》里的悲剧英雄:许鞍华就是葛薇龙?

因为香港处境,我第一次在葛薇龙身上体会到,这就是拥抱命运而在废墟中挺立自我的悲剧英雄。虽然许鞍华自己到底是淡淡的⋯⋯

2020年9月8日,香港导演许鞍华获威尼斯终身成就奖。

2020年9月8日,香港导演许鞍华获威尼斯终身成就奖。摄: Marilla Sicilia/Mondadori Portfolio via Getty Images

特约撰稿人 邓小桦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1-12-08

#许鞍华#第一炉香

许鞍华《第一炉香》(以下电影简称《第》,小说简称〈第〉),是许导人生中第三度改编张爱玲,又挟首位女导演获威尼斯终身成就奖之势,是当然的一时话题作。然而电影引来争议批评不断,用许鞍华自己的话说是“由开镜第一天被骂到现在”,梁文道与许鞍华的“八分”访谈中亦特意提到了电影未上画、豆瓣评分已跌到5.5分低点的奇异现象。工作关系有同事去搜寻影评,她说看了五页都是负评,一篇正评都找不到。

“找不到正评”

一个没有正评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不是身处大陆网络,未能详细研究。但至少在巿场行销角度来看,都是一个怪现象。笔者是香港人,见惯一般的网络反应都是“冤猪头都有萌鼻菩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再坏的电影都有人捧,不会维持一面倒。一般网络都有操作,正反两方都会有各自的网军。除非其中一方因为某些原因而完全不(懂)作抵抗。无论如何,《第一炉香》回到香港上映,许鞍华主场,我们能否有新的角度去看这部电影?笔者本亦为原著党一枚,但在无正评的局面中本文愿作一另有角度、而望不失客观的尝试。

严肃文学作品进行电影改编,素来容易受到“简化”的指责。这与文字媒体与电影影音媒介的差异有关,文字作品可用大篇幅进行心理描写,深度钻入;但电影的影音媒介要表现心理转折是比文字困难的。张爱玲作品又因文字中的心理描写中介外在描写,“若得其情,哀矜勿喜”的叙事者介入,叙述语言与视角分离所造成的强烈反讽味道,因而特别难作电影改编。张迷特别挑剔,甚至喜欢互相指责其它人不懂张之真意,也是独有现象,张迷李碧华一早说过。就算过去被认为完成度最高的李安《色.戒》,我记得上映当时,也因为把易先生改为有情郎,抹去了原著最冷酷可怕的“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心理,而引来不少原著党不满。许鞍华自己也说过,改编张爱玲一定被人骂的,她是明知死路一条的。

许鞍华素来知道,拍张爱玲是一定会被人骂的;明知很容易失败也要去做,许鞍华大概凭借的是爱读文学的初心,以及,对香港的爱,去完成任务。

《第一炉香》电影剧照。
《第一炉香》电影剧照。网上图片

许鞍华才是葛薇龙

《第》一直被人埋怨有选角的问题,坦白说我觉得角色和原著的落差度是可以接受的,当然造成最大破坏的是马思纯,但问题不在于她没有林黛的外型与气质(张爱玲本人曾说过演薇龙最佳人选是林黛),而是她的把握出现了问题。葛薇龙的悲剧在于,她有世故的表面与天真的内心,非常清醒地知道乔琪不可靠,但依然尽赌一铺走向“爱上浪荡子-卖身作交际花-最后被抛弃”的悲剧命运。连许鞍华本人都知道薇龙是十分清醒的,而马思纯在电影里给出的是一个一眼就看出是天真无知、时常好像恍惚或者受了创伤的薇龙,这拉低了整件事的层次。这是一个演绎问题多于选角问题,相信马思纯在拍摄过程中已被网络舆论打击,影响情绪。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