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读者十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组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端传媒社群组

刊登于 2021-11-22

#读者十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bluefall,回应《杀狗、封城、转黄码,中国地方官员为何频频过度防疫?

中国防疫不仅仅是医学问题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政权稳定性以及构成政权稳定性的胜利叙事历史叙事问题。中共如同朝鲜,支持其政权基础的是划给人民的大饼: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无论是外宣还是内宣均围绕“制度优越性”“惟一政党合理性”进行叙事。任何破坏这种叙事的人,轻者是影响大局,重则被视为颠覆政权,必然遭到严惩。

当防疫成为中国与欧美较量的武器,成为巩固政权的手段,必然以压制国内民众自由来达成制度优越性目标,本质上与人民公社大跃进并无不同。而防疫人员以防疫之名侵犯民权,与60年前以革命之名搞批斗,是同一棵树结出的果实。

2. mkl121,回应《杀狗、封城、转黄码,中国地方官员为何频频过度防疫?

医疗系统能应对的流行病,就不应该用严苛的治理来代替科学合理的治疗。

但谁叫中国人那么怕死,那么容易盲从。所谓的疫情应对已经变成了一种荒唐的,漠视个体的,机械造神式的集体主义行动。集体的领袖们并不关心大众的福祉,大众面对不合理侵害理应反抗,但在这般集体主义的感染下,他们选择顺从。

就现实而言,目前还看不到一点放松防疫政策的希望。中共自始自终想要机械造神,但若失败,为之偿付的代价会是巨大的。清零延续到二十大以后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3.EricChan,回应《杀狗、封城、转黄码,中国地方官员为何频频过度防疫?

单纯把原因归因于治理能力水平的差异对于地方官员而言是不公平的。不同地方政府能掌握的资源都不一样。以瑞丽为例,瑞丽边境的复杂性导致当地防疫就不是瑞丽本地地方政府有能力,有权力,有资源应付的。最起码公安部对缅北中国人下回国最后通牒时,当地边防和医疗系统是否有因此获得额外支援以应付从当地口岸涌进的国人?没有吧?最后瑞丽采用的还是边境铁丝网和明清时期防海寇用的内迁方法。部分地方城市不论是政府还是居民都缺乏推行封城所需的人力和物力。中央又缺乏资源调拨,官员只能以过度防疫的方式向上面表忠心示决心。

很多疫情的源头都来自陆路边境口岸,他们在为全国防疫的同时又欠缺全国的资源支持,国家和其他地区的人民都视这种牺牲是理所当然(这也正如不久前山西煤矿以行政指导低价向外省供货一样)。一旦出现缺口就又成千夫所指,这也跟内地官场前线压力大,责任重,支持少的现状互相呼应。而过程中人民是筹码是代价是燃料,就不是能在台面上谈判的人。

接种人数够多就能清零这更是已被打破的幻想,先不论日渐出现的突破性传染。中国自己除了小童以外,能打疫苗的都打了。总共10亿人完成接种。有些不太能打疫苗的老人也都被拉去打了。甚至吉林白城平台镇因为疫苗施打率根本没办法提高疫苗接种率,被逼要上报申请较正当地人口数下降3成。这时中共有说当疫苗接种数达到多少就开放吗?没有吧。中共自己都对自己的疫苗效力没信心。更何况外国还不断地出现突破性传染。一旦再次出现疫情爆发,没人能担得起责任。现在希望似乎都放在Covid的治疗药物上。一旦药物被证明有效并能大规模使用,防疫措施才有可能放松。

4. 汉堡包,回应《清零政治化:为何防疫手段越高超,中国的防疫管理却越粗暴

“低病例让中国的防疫叙事完全笼罩在胜利主义的情绪下,疫情初期各地封城的经验强化了官员和民众对通过人口流动控制和隔离实现清零的信心,结果阻碍了对国外成熟的先进科技(比如复必泰mRNA疫苗)的引进,而信息审查也阻碍了关于当前流行的新冠毒株对个体的威胁已经在下降的信息的传播。”

我认为这是用民间舆论替代了政治过程,其前提是(本身就是操弄结果的)民间互联网舆论能影响到决策者(作为操弄的来源)。将清零和国族尊严进行捆绑究竟是清零政策无法调头的原因,还是清零政策不能掉头的结果?我想这里判断的困难在于中国政府内部政策研讨的黑箱,但我们也能预设中国政府会被他们自己放出来的舆论牵著鼻子走。须知共存政策下,病毒危害的下降部分是疫苗接种的产物。那么在无法接种BioNTech或AZ的中国,放弃清零政策会有多么可怕的代价,可想而知。

在不放弃清零政策的情况下,必然依赖运动治理,而运动治理又只能是依据资源多寡(北京上海有钱有资源隔离动物,小城市就只能一刀切打死)上演闹剧。因此,或许核心问题在于为什么中国迟迟不愿引进BioNTech疫苗?以及未来会在什么时点决定转轨?不必替中国的“文化自信”担忧,不清零的时候宣传部也会有不清零的宣传方法。

5. tmwc_ks,回应《异乡人:我走过的欧洲坟地

东南亚。越南西贡西边有一个大坟场,从新山一搭飞机离开,选对跑道的话,起飞时可看到。内里有不少彩色的越南人墓碑,也有华人墓,但政府要收回发展,像新加坡的碧山亭。新加坡的武吉布朗咖啡山Bukit Brown是闽南先人为主,葬了不少先贤,因年前政府想在中间建路而过,引出一班保育朋友,研究坟墓至本土历史的活动亦自此而起。山打根的日本妓女墓找不到,却在附近的华人坟场看到自认负心汉给亡妻立的碑,和一页日军残杀侨领的历史。马六甲有中国山,坟可溯至明朝,但只看到乾隆时代的墓。泰国曼谷的潮州山庄,和潮州公祠和潮州会馆同处一地,并转型如同欧美式的运动型坟场,设备更齐全,有跑道器械甚至篮球场。Asistique旁的新教坟场是王室御赐地,葬了好些来泰帮忙的白人。曼谷不少土葬坟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开辟时,都在市郊,但现在都在市内,至少有两个已迁走了。

香港坟场隔香港仔隧道,是袄教的巴斯坟场,却租给园艺公司多年。公教坟场和老新华社大楼间,则是回教坟场,不远处还有正重建,天天免费施斋膳的锡克庙。港岛西湾军人坟场有不少加拿大助战军人的墓,下月悼念仪式或更有象征意义。赤柱的军人坟场有质朴的战俘碑。香港仔的华人永远坟场,有蔡元培,也是较热门的坟场溯旧去处。葵涌的华永坟场,有清朝遗老岑光樾和指挥鱼雷艇杀出日军重围的陈策的墓。

游坟场的故事说不完。听说不列颠的坟场和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也极好,但未亲访。十年前去乌克兰,在Lviv看Lychakiv坟场,只看得一小半,碑款和历史也看不完。古巴山爹古巴Santiago de Cuba的Santa Ifigenia,我去的时候Castro F还在人世,Jose Matri的纪念堂有卫兵换班,堂里采光,应的是他“愿朝太阳而死”的诗句。夏湾拿La Habana的哥伦布坟场只怱怱而过,反却带了孖蒸买鲜花去奠旁边中华总义山不认识的广东客。东亚毋须妄自菲薄:香港跑马地的香港坟场是华洋杂处的缩影,杨衢云和何东墓都在,也有英军、俄国白军余党、日本人和纳粹党员。但经济学者夏冷漪其中一个儿子的墓,令我感触更多,几岁就离世了。旁边公教St Michael坟场固然以“今夕吾躯归固土,他朝君体也相同”一对闻名,内里两位生前以林姓闻名的名人,其墓今时也较多获访。待续。

6. 雨田,回应《十九届六中全会闭幕,如何解读中共的“第三次历史决议”?

如果从计划经济方面的轴线来看,三次历史决议是吻合的。从毛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到邓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现在习时代的三次分配共同富裕,中间江胡这些的确可以忽略不算。

政治到最后都是为了解决公共资源分配的问题。到底习的共同富裕在其第三任期能够推进到什么程度,值得关注。一个内部经济矛盾不断的国家很容易走向军事对外扩张的道路,所以如果台湾不想被卷入战争的话可能还真是应该祝愿习主席在第三(甚至第四)任期能够成功。虽然我对于一个没有民众参与,从上而下的管治模式是否能够实现合理公平分配存疑。另外现在国安高层接连出事,不停给习政权拖后腿;看来东厂以外快要出现西厂才能“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了。

7. 论Group,回应《韩国房地产税的征收史,能带给中国什么启示?

国内的房地产供给和需求是畸形的,大量的人口涌入大城市,但政府却在限制东部发达地区的建设用地指标,住建局也禁止大拆大建,限制容积率。深圳两千万人口,却只有不到两百万套商品房,北京更是大刀阔斧地切除低端人口。

住房是刚性需求,特别是国内学位和房产绑定的情况下,想想看,有多少刚需为了自己的孩子掏空六个钱包?当供给低于需求,越是刚性的需求,涨得越厉害。

这种情况下,不想着解决供需问题,跑去增加持有成本,就像是闹饥荒,不想着增加粮食,却增加粮食税,能有多大用处呢?

8. madlex、prince_e,回应《我为中国孩子编撰英语教材:“我们一直在自我审查”

madlex:顺水分享下本人的经历。太太为小朋友买过一套中国产积木,带有磁石的半透明塑胶片,可以借助磁力组成立体或平面形状。积木附带有图则,教小朋友可以照住砌,譬如花草,动物,建筑等等,其中有一个图案,是镰刀加锤,写明“党徽”。

所以中共对日常生活的渗透洗脑其实无处不在,假使我未注意到,等到大字不识的小朋友学会“党徽”,兴奋地同我报告之时,我应该以何种表情面对?希望各位家长亦多加留意中国产的一切物品,你不关心政治,政治亦会来关心你。

prince_e:@madlex:其实很多中国玩具商都会盗版制作美国大兵这类的玩具,同样卖给国内,按照你的逻辑,是中共授意玩具商,宣传美国军人的正面形象吗?再一个,关于美国大兵玩具,小粉红不会去买,是你身边有小粉红朋友这样讲的吗?还是您只是推己及人而得出这个观点。至于中共无孔不入的宣传,我想与其要孩子完全隔绝这类信息,不如让孩子学会独立判断和质疑精神,将孩子培养在完全“无菌”的环境下,真的有利于他们吗?

madlex:@prince_e:我的观点是,由于中共无孔不入的宣传,中国厂商为讨好被洗脑的顾客,或是受到中共压力,会于即使中立属性的单纯玩具中灌输中共的意识形态内容,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予以警惕抵制。你并未解答到我的疑惑。

至于所谓无菌环境之类笑谈,明显是看轻了中共的破坏力,亦未意识到童年的第一印象对小朋友有多大影响。否则,中共亦不会于幼稚园小朋友之中搞升旗礼之类活动。另外,我倒是非常有兴趣想知道,进步人士是如何教几岁大只识得几个单词的小朋友,于玩积木中以“独立判断”和“质疑精神”来抵抗中共的培养亲切感洗脑教育。你们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9. EricChan,回应《北京进口封杀令下,谁来解救万吨台东释迦?

我觉得文中有提到一条暗线是较少人提及,那就是中国自身的农业政策。过去几年中国大搞“全面脱贫”,“乡村振兴”。水果作为高价值农产品必然会是上述运动的重要一部分。不论今天上台的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政府,这一点都不会改变。台湾要明白,在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升级计划前,中国是台湾的产业竞争对手,而非过去的广大市场。民进党和国民党政府对此缺乏准备固然要指责。但有些人觉得只要讨好中国,台湾的产业就能“发大财”,那就是想得太多了。

10. hcl,回应圆桌话题《国立台湾大学采用音译作为教学楼的英文名称,称有利推动外籍师生沟通,你如何看?

支持学校做法。身为曾经以台大学生身分在欧洲交换过一年的校友,以自身经验来说,用音译才是最有助于沟通的。方便外国人和台湾人沟通,不也是“国际化”的好表现吗?只要不是用中国的汉语拼音就没有有些人说的中国化的问题了吧。

况且把共同普通这种简单的词汇用意译翻出来,也显示不出英文程度有多厉害多国际化啊。真觉得意译才是国际化的话,不如试试意译台大的博雅教学馆?但这只会造成更多沟通障碍,最后导致台湾人外国人都觉得很不便吧⋯⋯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