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国家安全法

四问电话卡实名制:如何冲击电讯业?侵犯隐私吗?数据库会被谁利用?

不知不觉,你就会习惯。给出一个身分证之后,市民到底给出了什么?

2021年2月1日深水埗,排档出售的香港电话卡。

2021年2月1日深水埗,排档出售的香港电话卡。摄:陈焯煇/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陈娉婷 端传媒记者 梁越 实习记者 张晓澄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1-02-06

#电话卡实名制#网路自由#实名制#数据隐私

穿过眼花撩乱的窄道,深水埗鸭寮街一带的排档,挂满五颜绿色的电话储值卡。“再不买,怕之后被抢购一空啊!”戴眼镜男子一口气买了四张卡。在香港街头摊档以及71、OK便利店等,长期以来都可以不记名购买这类电话储值卡,这也俗称“太空卡”,花费数十元至一百多元,就可以打电话和上网。

1月29日,香港政府突然宣布将展开电话卡实名制咨询,新规要求市民必须登记姓名、出生日期、身分证号码、提交证件副本才能购买电话卡,而且不论个人或企业用户,均只能在每间电讯商登记三张卡。

深水埗档主李小姐销售电话卡逾10年,受到肺炎疫情打击,外游卡滞销、旅客客源急跌,这一年来生意额跌幅过半。她忧虑实名制后,人们怕麻烦,会再流失本地客源。“其实政府知不知道储值卡对普罗大众有什么用途?不要一味只说是用来骗人。”

李小姐指,储值卡平日的客源多是长者、外佣、基层学生等,一些基层市民不希望和电讯商签署绑定固定合约,平常购买不记名便宜灵活的储值卡。 斜对面一个档摊,带著孩子来买电话卡的陈太对端传媒表示,孩子因疫情而要留家学习,要买数据卡来上网做功课。“家中没有宽频上网,”她苦笑道。

此次电话卡实名制的咨询,仅仅为期约一个月,至2月28日结束,亦打破港府过往政策咨询期一般进行3个月或以上的惯例。在近年的政治高压气氛下,公众亦忧虑电话卡实名制会侵犯隐私,让警方或国安部门更容易追踪特定市民的电话语音,网络活动和电话联系人。反修例运动期间,不少参与运动的香港市民都会使用不记名的“太空卡”。

香港的电话卡倘若全部行实名制,对于目前的电讯市场、个人隐私会带来什么冲击?打击犯罪和保障隐私方面,又如何平衡?除受影响市民、储值卡档主外,端传媒也采访两名信息科技界专家,同时整理有关通讯与隐私权的组织报告,尝试一一解惑。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