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科技巨头拼多多员工过劳死:数字时代,打工人维权的劳动法之困

互联网巨头擅长于将自己包装成技术革新、引领未来的人类领袖。但它们并不擅长兑现自己的承诺。

拼多多在上海的办公室。

拼多多在上海的办公室。摄:Qilai She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恰东风

刊登于 2021-01-15

#恰东风#评论

元旦之后,中国大陆新兴电商公司“拼多多”成为热点,其白领员工接二连三在据说每月300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中过劳死或自杀,一名工程师在网上发救护车照片被开除,更多拼多多离职员工控诉公司工作环境及文化恶劣,而拼多多的公关回复也如关公灾难,既毫不检讨自身,也不能回应社会不满情绪。与此同时,大陆外卖公司“饿了么”的一名骑手也在送餐过程中过劳死。这些消息的扩散,使得996与零工经济中的劳工健康与权利保障问题成为新年后大陆舆论的中心,指责“垄断资本杀人”的声音在舆论场上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可是,在为这些逝去的生命惋叹与激愤之余,人们似乎感到并没有什么手段去改变当下劳动者权益严重受损的局面。实际上,工人过劳死与自杀的新闻每个月都为数不少,如果将它们绘制在一张地图上,结果可能相当惊人而可怖。更何况,除去过劳,现实中还发生着诸多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如果对资本的批判仅仅停留在道德谴责的层面上,寄希望于资本代理人的自我良心发现,那么无疑将会有更多类似事件发生。

2020年底,就有大陆劳权倡导者在互联网上发起了年度十大黑心企业评选,并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不公现象:职场霸凌(PUA)和暴力,性骚扰,性别歧视,超时工作,无偿加班,年休假制度不足,不签署劳动合同,拖欠工资,不提供社会保险,不合理的企业规章制度和工作安排,大量劳务派遣、雇佣临时工和滥用实习生⋯⋯这背后,实际上是大陆劳动法日益崩坏、逐渐被资本巨头践踏和架空的长期历史。

相比精英们在投资市场上的高歌猛进,普通劳动者在捍卫自身权益上显得越发举步维艰。为了寻求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也许需要了解目前中国大陆的劳动法体系在设计上原本应起何种作用,以及为何在现实中失灵。当然,也存在另一种舆论认为,以保障全职工作的劳动者为主要方向的传统劳动法体系,已经跟不上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所采用的全新的用工模式。这和人们要求捍卫现有劳动法的诉求是矛盾的吗?这样的声音是否有为互联网资本巨头站台的嫌疑?或者说,这是否也提示我们需要革新劳动法,以保护新型劳动者?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