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深度

许仁硕:陆生十年,我们真的只能“互相怨恨”吗?

陆生不该是两岸关系的工具,台生也不只是陆生在台生活的背景,燃烧了青春的,不是只有陆生。

2020年7月12日台北,飞机经过台北101大楼。

2020年7月12日台北,飞机经过台北101大楼。摄:Ceng Shou Yi/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刊登于 2020-12-01

#每周推荐#陆生#台湾#两岸关系#两岸关系四十年

就在今年年初,才于返台时与陆生朋友叙旧。不料别后短短数月,先是疫情爆发,而后则是北京宣布停止陆生赴台,就仿佛听见时代的巨轮嘎嘎作响,一道厚重的大门就在眼前轰然落下。

正逢端传媒推出了“陆生十年”系列报导,关于陆生来台,或是更广义的两岸学生交流,从陆生的现身说法、政策变迁到学术分析,做了相当完整的爬梳。回顾自己的学生生涯,刚好与“陆生十年”重叠,也在第一线参与过许多两岸学生交流现场。如果正如汪宏伦老师在专访中所言,陆生停止来台“或许就能成为两岸思考未来关系的崭新起点”,那么以台湾学生视角出发的经验,或许也能让这番思考更加丰富而深刻。

我在2005年进入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系就读,同年也是连战访中,开启国共合作的一年。虽然已经有许多台湾人赴中经商,但两岸社会间的交流层面还相当有限。对当时的台湾学生来说,中国似乎代表着某种未来的机遇,但又模糊不清,充满风险。

从赛后收到的大学港澳台办名片、与中国同学去唱歌时,MV上“TAIWAN ONLY”的浮水印、以及接待同学在会场边瞪着日本队伍,对我诉说不忘百年国耻,他绝不原谅日本人等等,都让当时的我感觉到中国与台湾之间微妙的差异。

当时有许多针对台湾学生的两岸交流机会纷纷开启,我在大学时,曾主动争取参加在北京某大学举办的国际大赛,是该赛事首次开放台湾队伍参赛。当时面对首次有台湾学校希望出赛,主办单位也历经了一番讨论,最后将我们定位为“境外”队伍:非国外也非国内,实际接待条件则比照日本学校。也曾参加大学所主办的两岸学生交流团,前往北京与东北参访。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