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人物

专访汪宏伦:“陆生”就是照妖镜,映照两岸各自的问题

我们常看到两幅面孔,不同的装扮,却一样愤怒。

2018年8月7日,游人在台北象山拍照留念。

2018年8月7日,游人在台北象山拍照留念。摄:陈焯煇/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李易安、符雨欣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20-09-09

#陆生#两岸关系#两岸交流30年#两岸关系四十年

【编者按】在新冷战局势成形、台海局势日益紧张的此刻,端传媒推出“新冷战下的两岸关系”系列专题,回顾两岸停火四十年来的重要政治、经济与文化事件。首篇刊出 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十周年深度追踪报导,次篇刊出的是四对两岸恋人结婚、成家甚或离婚的故事。今日台湾组推出报导〈我们的青春,到不了台湾〉,同场加映中研院社会所研究员汪宏伦专访。

自2011年,台湾正式开放“大陆地区学生”来台读取高等学位政策,对两岸来说,都是“促进文化交流”的好事——虽然台湾原本的政策考量,除了趁两岸缓和推动交流外,也考虑到解决本地私立大学教育资源过剩的问题,但只要这个交流的空间存在,双方彼此的隔阂与闭塞,或许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更不要说往往能激发出新颖的刺激。

只是物转星移,过去十年的经验反而越来越明确了一点:“接触与相处”未必是降低敌意、奠定和平基础的必然方式。“陆生”如今在台湾的处境尴尬,一方面仍被岛内强烈地视为“他者”,政策、福利及人心归属上常面临被排除的争议,一方面如今的大陆年轻人也更擅长表达自己的国族认同和政治观点,即便这些观点可能与台湾主流的认知相左。

两地、两群人不是没有过蜜月期,只是在历经太阳花运动、台湾政党轮替、香港反修例运动等政治环境的变动之下,台湾本土越来越感受到“亡国”危机,而大陆学生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强,彼此容忍的限度都被一而再地提高了——陆生的内卷化日渐严重,“老三届”陆生和后来者在对台湾本土事务的参与和关怀上,也有了明显的程度上的差异。

我们常看到两幅面孔,不同的装扮,却一样愤怒。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