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中国“十四五”经济计划:消失的GDP指标、零和“双循环”、拉不动的消费

五年计划作为一项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物,其指标本身的技术约束力已经非常有限,但这一政策工具仍有凝聚共识、传达信号的作用。

2020年10月30日,北京一家購物中心外的新聞報道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大屏幕上。

2020年10月30日,北京一家購物中心外的新聞報道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大屏幕上。摄:Ng Han Guan/AP/达志影像

杨路

刊登于 2020-11-02

#五年计划#中国经济#杨路#评论

上周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事件是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这标志着中国新一个经济政策周期正式开启。不出意外的话,重要时间点将是这样的:10月29日,五中全会《公报》出炉,在大方向上点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主题。11月第一周,我们将会看到一份标题大致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的长文件,以执政党建议的方式列出“十四五”及“2035远景”的全部重点及部分细节。2021年3月,全国人大将正式通过上述两规划,并公布全部细节。而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2021-2022)里,各个中央部委及省市,将依照中央“十四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提出各自的地方规划和具体执行计划。

借用艾森豪威尔的话来说,“计划本身不重要,但是计划的过程至关重要” (Plans are nothing, planning is everything)。五年计划作为一项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物,其指标本身的技术约束力已经非常有限,但这一政策工具在凝聚共识、传达信号方面的作用,仍然是无可替代的。以下结合五中全会前后的公开信息,讨论几个“十四五”的重要看点。

2020年10月23日中国北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举行的庆祝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的仪式上。
2020年10月23日中国北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举行的庆祝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的仪式上。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消失的GDP指标

经济 “十年翻一番”的潜力已经耗尽,中国从2016开始增长速率就降到7%以下,在可见的将来没有可能再将增速拉到7.2%以上。

“十四五”的首要看点,自然是未来五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简单来说就是GDP增速指标。往年的五年规划中,常常有GDP每十年翻一番的表述(例如“十三五”地方规划要求2020年GDP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这个“十年翻一番”的表述,贯穿了中国改革开放年代的经济计划。但这个目标到底是怎么来的?其设定的依据究竟是什么?从来都没有官方解释。

一种可能性是中国领导人在改革开放初期积极地向东邻日本取经,受到了1960年代池田勇人内阁推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启发。日本当时提出“十年国民收入翻倍”愿景,并且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在1968年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的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中国官方历史常常将邓小平在1979年与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认定为“小康社会”愿景的起点(大平正芳正是池田内阁经济计划的主要设计与参与者),而邓对于“小康社会”的经济理解,也是围绕“国民经济每十年翻一倍”展开的。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