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娱乐已死,政治当立?TVB的兴衰如何见证香港社会的变化

直接把电视当成愚民洗脑的工具?但其实在很久以前,已证实了那是没用的

TVB电视剧《大时代》(1991)。

TVB电视剧《大时代》(1991)。摄:林振东/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邓正健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0-07-23

#香港电视#电视#大众传媒#香港人

无线电视(TVB)的衰落,本身就是一部如长篇连续剧般的历史。电视曾经是构成香港人文化生活的主体之一,至今却成了保守、反动甚至邪恶的代名词。回顾TVB的历史,就是回顾香港共同体在半个世纪里的生死爱恨。

香港文化研究论者过去有一近乎共识的判断:电视对香港人文化身份建构起著关键作用。在大众电子传媒当道的时代,“观看电视”是一种凝聚力相当大的庶民活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用以描述电视观众的用语通常是:“在电视机旁边的观众”、“观众今晚安坐家中”。电视对集体文化意识的影响力主要在于,电视文本信息来源单一,但覆盖面极广;而“在电视机旁边的观众”则是“今晚安坐家中”,沉默地、被动地接收。因此电视广播在对巩固集体认同、塑造共同文化经验上,起著巨大的黏合作用。香港电视的例子俨然呼应了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对想像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的著名分析,“观看电视”是当年香港人主要娱乐,电视节目里对“香港”及“香港人”的想像性表述,深刻地塑造了普遍香港人对自身所在的共同体的理解。

从收视、形象和股价看

TVB从失去“建构香港身份认同”的光环,到被民间视作敌人妖魔,那不仅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更折射了香港人共同体想像的演化和更新。

有一些数据可以反映其中的影响规模。电视节目收视率一般以点数计算,以全港“电视人口”为基数,每一点即为“电视人口”的百分之一。现时香港一点收视率大约代表6.5万人,而今天电视节目收视,超过30点已很不简单,例如据TVB资料,2019年收视最高的电视剧集中,没有一出能在平均收视上能超过30点(即195万人),只能在个别集数(如大结局)中达30点以上。但在1980年代的香港电视黄金时期,电视剧集收视动辄40点以上,甚至出现50点乃至60点的疯狂收视,折合超过300万人(即超过全香港一半人口)同时收看。

当然上述数据对照水份很多,例如1980年代的数据不完整、两个年代对“电视人口”的计法不同、统计收视率的技术跟方法也有差别,但我们亦不能抹煞一个事实:电视作为建构香港人共同体想像的旧媒体时代,已经遥遥地过去了。2000年以后,互联网兴起,即使不少人仍会看电视,但电视已退出生活必需品行列,变成众多流行文化活动的其中之一,而且算是一种老派的选择。但真正令香港电视衰落的,是作为第一大台的TVB的衰落。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