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国家安全法香港立法会选举

梁俊彦:香港民主派35+初选结果的三重解读

选举结果到底如何,反应香港市民支持哪种抗争想像,对九月的立法会选举会产生何种影响?

2020年7月11日,黄之锋、岑敖晖、朱凯廸、袁嘉蔚、周庭、何韵诗、黄耀明及王宗尧在太古城初选造势时自拍合影。

2020年7月11日,黄之锋、岑敖晖、朱凯廸、袁嘉蔚、周庭、何韵诗、黄耀明及王宗尧在太古城初选造势时自拍合影。摄:林振东/端传媒

刊登于 2020-07-15

#梁俊彦#评论

香港民主派于7月11至12日进行立法会选举“35+初选”,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第一场公民投票,这场投票一波三折——投票前,新上任的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指民主派初选可能有违国安法,其后多个政府部门放言炮轰,更明言将向协助参选投票的区议员作出行政追究;投票日前一晚(7月10日),香港警方以“电脑怀疑残留警员资料”为由,上门搜查主办初选的“香港民意研究所”,警方指“检查了一些电脑记录以协助调查电脑系统怀疑被入侵案”;连日事件引起民间高度关注,至投票日,全港逾60万人到约250个服务站投票,占全港登记选民人数13%,远超主办方原先预估的17万人,选举结果在7月13日公布,中联办当晚发表声明,“严厉谴责反对派策动非法初选,破坏选举公平,涉嫌触犯国安法”,7月14日港澳办继发声明,指支持查办。

负责统筹这次民主派初选的协调人是不久前出狱的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庭。由于香港立法会长期存在建制和反对派力量结构性不平衡的情况,早在上一届立法会选举(2016年),戴耀廷就推出“雷动计划”,主张民主派要在选举中协调,但败兴而归;今年政治气氛有变,泛民主阵营同意进行协调初选,“35+”的想像即为该阵营争取在立法会70席中拿下至少35席,来打破历史上民主派从未能在议会中议席过半的纪录。

2020年7月12日,市民在大埔的票站排队,赶在民主派35+公民投票结束前投票。
2020年7月12日,市民在大埔的票站排队,赶在民主派35+公民投票结束前投票。摄:陈焯煇/端传媒

然而,泛民主阵营的各党派和素人候选人其实也各有打算,“35+”的另一个想像,是若民主派能够夺得过半议席,将会否决当届立法会要通过的第一笔财政预算案,以迫使特首解散议会,触发宪政危机,以民意倒逼国际向北京施压。这也成为了初选前期阵营内部争执最大的地方。依据对这一点的不同立场,又粗略有三种意见,“传统民主派”不置可否,愿意这样做的参选人称自己为“抗争派”,“本土派”则一贯与民主派有路线上的分歧。

带著这些问题,是次初选还是举行了,戴耀庭指超过60万市民投票是“香港人在国安法威胁下再创奇迹”,最大意义在于“团结”民主派内各阵营自2016年大选后碎片化的局面,弥合不同派系间分歧,争取于议会战线变被动为主动,加强抗争运动筹码。那么,选举结果到底如何,反应香港市民支持哪种抗争想像,对九月的立法会选举会产生何种影响?民主派初选结果能够作出多重信息解读:这既是一场香港人反抗国安法的公民投票,也是民主派选民对35+组成的意向投票,亦可看作为一次民主派抗争路线公投。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