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获凯撒奖引女星离席抗议:大导波兰斯基有资格喊“我控诉!”吗?

波兰斯基更好的做法是在现实中提出对他指控的有效辩护证据,而不是假公济私,甚至过犹不及地为自己制造洁癖式的代言形象。

2016年5月24日,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 在波兰出席一个电影发布会。

2016年5月24日,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 在波兰出席一个电影发布会。摄:Beata Zawrzel/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特约撰稿人 肥内 发自四川

刊登于 2020-03-25

#波兰斯基#电影##MeToo

先后在威尼斯影展与法国凯萨奖引发争议的电影《我控诉》(J’accuse)看起来注定是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会拍的影片。这位因40年前性侵未成年女童被通缉而不再敢踏入美国一步、后来又有更多性侵指控袭来的波兰裔法籍导演,过去一定猜想不到在法国为女艺人倡议慎防矫枉过正的“MeToo”风潮,竟让他晚年生活如此动荡。

就不说2002年以《钢琴师》(The Pianist)在戛纳拿下金棕榈奖的风光了,即使是前几部片,在凯撒奖每每入围都必有斩获——《影子写手》(The Ghost Writer)拿下最佳导演、《杀戮》(Carnage)拿下最佳改编剧本、《穿皮裘的维纳斯》(La Vénus à la fourrure)再次拿下最佳导演。而今,他又凭《我控诉》再次夺得凯撒奖最佳导演与最佳改编剧本,他怎么会想到自己竟在已然归化的祖国法国受到如此待遇:当地时间2月28日凯撒奖颁奖现场上多位女星离席抗议,而在去年11月12日晚间这部电影在巴黎的口碑场放映中,也有女权支持者高喊“波兰斯基强暴者”、并高举“波兰斯基残害女性”的横幅,阻止了其中一场的放映。

他确实像是适时地提出“我控诉!”

必然的《我控诉》?

不过,姑且不论他的性丑闻与犯罪,波兰斯基实际上是以他的美学风格,吸引了这个题材成为他必然的作品。这就好像身为曾惊险躲过集中营之灾的犹太人,《钢琴师》这部片也终究要与他结缘,而波兰血脉也让他精准地运用了(波兰人认为只有波兰人能够理解的)肖邦的音乐,且看影片近末处,让逃亡的主人公在德国军官面前演奏《第一号叙事曲》,由其选曲与场面调度的配合可见一斑。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