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2019冠状病毒疫情

剃发、哺乳与卫生巾:“抗疫”中,被展演、挪用与牺牲的中国女性身体

一个女人被裹挟了,她不用知道,也不必知道,她既是主动的,也是被选中的。

2020年2月13日,江苏扬州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队的成员准备到武汉考察救援。

2020年2月13日,江苏扬州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队的成员准备到武汉考察救援。摄:Costfoto/Barcroft Media via Getty Images

侯奇江

刊登于 2020-02-17

#新冠肺炎#评论

2月17日傍晚,一段甘肃女医护在出发援助湖北前集体剃头的视频,流传在中国互联网上。视频中,15位年轻女医护,被以“工作方便”为由,在媒体闪光灯前集体剃头,她们戴着口罩,坐在椅子上,头皮已然铁青。长发落地前,不少人眼圈发红,皱眉,甚至眼泛泪光。宣传话语把她们称为“最美的逆行者”。就在几天前,怀孕九个月、和刚刚流产也上前线的两位女医护,也被主流党报塑造成“坚守岗位”的“女英雄”,意图带出感动人心、正能量的形象。

过去一个多月参与抗疫的女性千万,女性医疗工作者是抗击肺炎的主力军,自然也成为媒体报导的主角。但被挑选报导女性防护工作者的媒体叙述,却有相当一部分是违背常理、带有父权陋习,甚至有性羞辱意味的故事。女人、女友、母亲的形象设计无不迎合男性审美和阅读需要,而女性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没有得到适当生理保护和照顾的急迫现实,则被大大忽视。

自病毒爆发以来,中国主流媒体对一线疫情的报导,在带来疫情发展、救助信息的同时,也刺激了社交媒体的活跃和用户参与,形成了一个少有的舆论场。“民间求助”与“官方驰援”、“个人质疑”与“政府辟谣”,构成了复杂的互动。在“庚子大疫”紧张的氛围和各个地区不同程度隔离管制的背景下,包括社交平台在内的媒体成为个人、组织和社会的连接渠道,也牵动着广泛的态度和情绪。

在中国的这些灾难报导与话语议程设置中,女性的身体是如何被展演、挪用与牺牲,成为引导舆论焦点、安抚疫情情绪的工具的?这其中有三个线索:第一是媒体对女性参与抗“疫”的报导的性别化设置;第二是媒体忽视卫生巾的物资诉求所展现的偏见和歧视;第三是在抗“疫”氛围中,强国叙事和民族情绪和如何挟持了女性劳动工作者的基本权益。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