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举报、烧书、改章程⋯⋯“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在中国遭遇了什么?

或者,被期待的那种个体是——有用,能在996中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有用;但不需要自由,最好别有灵魂。

2018年9月3日,中国上海一所中学的操场上。

2018年9月3日,中国上海一所中学的操场上。摄:Johannes Eisele/AFP via Getty Images

比利小子

刊登于 2019-12-19

#互联网政治#比利小子#评论

12月8日,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图书馆焚烧部分馆藏书籍的新闻(原新闻发布于10月23日)在新浪微博上引起一些知识分子的讨论,但很快就被删帖。

12月10日,一则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在豆瓣、微博等网络社区传播。截图中一位四川大学的学生说,何伟(Peter Hessler)在该校的非虚构写作课程上与学生就国家主权、NBA休斯顿火箭队经理莫雷的涉香港言论、欧美主流媒体是否“反华”、以及政府是否提供了准确的新闻信息等问题发生争执。一度有网民担心,这位在中国生活多年、细微观察中国社会的非虚构作家,会不会在教学第一年就被学校解除职务。后来网传何伟的朋友表示原帖不准确,何伟自己则无直接出面评论。

12月17日,教育部对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的章程修订案的批覆在官方网站公开,新的大学章程普遍强化了党委的作用,增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述,又淡化了学术自由、学生自治的表述。

2019年末,大陆网民为“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唱起哀歌。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