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逃犯条例

夏日催泪烟中的香港孩子:当他们问迷路还找警察吗?当他们拿起玩具枪⋯⋯

孩子们在三个月间经历了高密度暴力场景,他们吃下催泪烟,送别换好装备上前线的父亲,他们的发问,作为成人的你懂得如何回答吗?

2019年8月10日,一群父母正申请举办的“守护孩子未来”游行,在中环爱丁堡广场集会,并游行至政府总部。

2019年8月10日,一群父母正申请举办的“守护孩子未来”游行,在中环爱丁堡广场集会,并游行至政府总部。摄:林振东/端传媒

特约作者 陈木 发自香港;实习记者余美霞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刊登于 2019-09-23

#逃犯条例#香港教育#香港

8月9日,脸书上有60,000多名成员的群组“Hong Kong Moms”里,一名妈妈发布帖文:“小孩在会所大叫‘⋯⋯切勿进入示威范围,否则发放催泪弹⋯⋯’”。贴文回应众多,有四岁孩子的母亲表示在家听见孩子说:“我是警察,如果你不听话,我会发射催泪弹!”;也有母亲感慨如今香港警察已不再保护市民,自己作为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解释与此相关的种种。

由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触发的社会运动,至今已百日有余。自早期集气阶段,已有“全港九新界离岛师奶反送中”群体出现,带动政治情势对亲子领域影响的讨论;到6月14日约6000名黑衣母亲举行“香港妈妈反送中集气大会”,谴责政府及警方暴力,重申母亲要保护下一代的愿望与天职。真正将“孩子”作为暴力承受者带入公众视野的,则是7月14日沙田新城市广场激烈警民冲突,电影散场后跟家长路过现场,目睹暴力而面露惊恐的女孩照片随传媒与社交媒体传播甚广。此后,警方于民居密集社区施放催泪弹的举动渐趋“平常”,路过市民和孩子多有无辜受袭,部分吸入催泪烟的儿童视频在网路流传。

6月至今,警方已于全港发射超过3000枚催泪弹。如8月5日全港大罢工,警方一日内施放800枚催泪弹,部分靠近民居,有报导不足一岁婴儿不适入院,又有儿童被催泪眼波及掩眼嚎哭。8月10日,一批防暴警察进入荃湾知名亲子商场愉景新城如厕,愉景新城脸书发文表示遗憾及抱歉,帖文旋即得到逾5000生气表情,其下数千留言,几乎一面倒讲述自己作为家长,如何担心警察进入商场重演沙田事件,对小朋友造成童年阴影。

百日以来,香港众多幼儿及儿童,或于集会参与或路过现场时亲眼目睹防暴警察作为,被催泪烟波及;或于屏幕、连侬墙及图片上,反复见到各种暴力场面;或如近日频传15岁及以下少年被警方拘捕。于此种种发生在这城中本是最需要保护的群体身上,不仅牵动正在成形的现在、可期预见的未来,也牵动众多父母义愤。我们访问了运动内外的父母、儿童,与心理学家和社工,尝试解答上述经验给幼儿及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带来哪些显性、隐性影响,带给父母怎样的困惑与情绪,以及有什么较好的方法去面对如此非常时期的非常问题。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