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深度

台湾记忆能全球圈粉吗?《国际桥牌社》挣一次说故事的自由

“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大家丧失想像力和信心。至于中国因素,我们就把它当做理所当然;有什么好讲的?也不用抱怨。我就不相信‘那个东西’会卡死我,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够好。”

2019年4月16日,《国际桥牌社》在开拍。

2019年4月16日,《国际桥牌社》在开拍。摄:陈焯煇/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 陈虹瑾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19-07-06

#政治剧#汪怡昕#国际桥牌社#冯贤贤

大陆偷渡客像牲口一样被赶回船舱,被麻绳捆紧的手紧抓著贴身家当。中华民国海军荷枪实弹,押著这帮偷渡客原船遣返。为防不死心的船家偷渡回海峡中线以东,船老大在军警的监视下,砰砰地以木板钉死门板和窗户。当船舱再被打开,被活活闷死的偷渡客脸上已浮现尸斑。

时间是1990年,中华民国政府遣返“闽平渔5540号”大陆偷渡客,据当时新闻报导,船老大在军方监视下封舱、出海后又不给水,导致25人窒息死亡。往事并不如烟,时隔30年,台湾首部政治剧《国际桥牌社》要把那个90年代搬上萤幕,这还只是惊心动魄的其中一幕。

换一个拍摄场景。剧中总统和远道而来的美方高层对谈、微笑、变脸、推杆,美方人士严正提及“美国因东亚偷渡客死亡感到困扰”,“小白球外交”的经典剧码在剧中重现。这名操著纯熟外交辞令的美裔演员,演的也许是自己的部分人生——走出镜头外,他正是2012年卸任、现居于台湾的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前处长司徒文(William Stanton)。

AIT台北办事处前处长司徒文。
AIT台北办事处前处长司徒文。图:国际桥牌社剧组提供

“AIT处长不好做,台湾总统也很艰难,要面对的压力来自国内民意、中国、媒体,压力实在太大了,”司徒文在接受《端传媒》采访时半开玩笑、自问自答,“如果我可以选择职业,问我要当台湾总统或AIT处长,我还是要当后者......。”他回忆,在台工作期间曾见过前总统李登辉,李登辉当时频频使用日语、闽南语对话,频繁的语种切换,使得两人交谈有点卡住。李登辉当时也分享自己的养生方式,给司徒文饮食、医疗等建议。至于两人乃至历次台美高层见面,“桥”些什么事、又如何“桥”事,司徒文不愿、也不能谈。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