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反修例运动二周年逃犯条例

进击的年轻人:七一这天,他们为何冲击立法会?

他们或许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的思考和情绪,但都同样希望去告诉社会:到底什么是暴力?为什么他们要冲击?他们不可忍受的是什么?为什么他们这一代人,比上一代人更激?

2019年7月1日,示威者在立法会外冲击立法会的玻璃门。

2019年7月1日,示威者在立法会外冲击立法会的玻璃门。摄:陈焯煇/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 杨子琪 郑佩珊 陈倩儿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9-07-02

#逃犯条例#香港

2019年7月1日,香港政权移交22周年,金钟的示威行动延烧近24小时,从凌晨延续至午夜,大量年轻示威者商讨行动,其后占领道路,前方冲击立法会外墙,后方以“人链”传递物资。晚上9时,立法会一度被占领,示威者最终于警方午夜12点清场前全部离开。

这是香港历史上,立法会大楼首次被示威人士彻底占领。

不到三小时期间,综合端传媒记者观察及多间媒体报道,立法会大楼内包括图书馆门口、走廊电掣、闭路电视、多个电子显示屏幕等遭到破坏,有人在取走一批电脑硬碟,多面墙壁被涂鸦,标语包括“林郑下台”、“官逼民反”等。议事厅外,立法会主席肖像倒地并被涂黑,议事厅内,区徽被涂黑、“没有暴徒只有暴政”横幅挂起,有人一度摆放港英旗。不过,与此同时,亦有示威者在图书馆门口贴上告示呼吁不要破坏书本及文物,在立法会餐厅,示威者在拿取饮料时均主动放下现金;在冲击激烈的示威区,杂物散落一地,有示威者清洁打扫。

冲突和占领刚刚过去,2日凌晨4时,林郑月娥连同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及警务处处长卢伟聪等官员在警察总部召开记者会,称游行人士表现和平,而立法会示威者目无法纪,表示会追究到底。社会舆论中不乏谴责暴力之声,但亦有大量声音呼吁包容和理解年轻人的绝望和愤怒,指出真正无形的暴力来自政权,并认为应该深切反省的是香港的大人们。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