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伞运关键词书写笔记(四):“伞落社区”,民主的后方还是前线?

如果“社区工作”无法配合选举工程或进入主流政治,是否还有意义?进一步说,“社区工作”与民主运动的关系如何?衡量“社区工作”价值的标准是什么⋯⋯伞后若要重新思考基层如何发轫民主的力量,便需要回答这些问题。

文己翎。

文己翎。摄:Stanley Leung/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文己翎、马天池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9-05-21

#伞运关键词书写笔记#马天池

【编者按】2019年是香港雨伞运动5周年,香港本地文化研究学者许宝强发起一场持续9个月的“伞运关键词计划”,希望用“关键词”的方式书写这段社会史,并将邀请关注伞运的学者、律师、社运人士与公众人士一起读书与讨论。端传媒纪录每月一场的讲座关键词、发言人的思考及与公众的对谈内容。我们邀请诸位读者一起,纪念和反思。本次是第4期,讲座笔记共持续9个月,敬请关注。

在雨伞运动后,不少人都认为需要“回到社区”,以深耕的方式延续民主运动。“伞落社区”产生于这个背景。

在香港,当我们提起“社区工作”,常常让人想起的是建制派的“蛇斋饼粽”——这是一种透过在地区上发放各种小恩小惠来换取选票的方式,在香港的社区工作中“经年不衰”。“伞落社区”会带来新的“社区工作”方式吗?“伞后组织”是否有与传统政党不一样的政治追求?

如果“社区工作”无法配合选举工程或进入主流政治,是否还有意义?进一步说,“社区工作”与民主运动的关系如何?衡量“社区工作”价值的标准是什么?当人们兴致勃勃地在社区里推动“民主价值”时,追求的是谁的民主?怎样的民主?是否会因为社区工作无法达到某种政治目标而失落?伞后若要重新思考基层如何发轫民主的力量,便需要回答这些问题。

伞运关键词第四次讲座,由台湾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的博士候选人文己翎主讲。她介绍了“维修香港”这个在“伞落社区”中颇有代表性的组织,并以此切入,回顾了香港民主运动和社区工作之间,如何发展出既互相依存,又矛盾丛生的关系。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