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爱‧死‧机器人》:丧尸风格也能表现科幻精神吗?

如果说赛博庞克的特征之一是崩坏的社会秩序,这几部作品却只有赛博庞克的色彩,而不是那个真实荒漠。

《爱‧死‧机器人》之《目击者》截图。

《爱‧死‧机器人》之《目击者》截图。网上图片

特约作者 邓正健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9-04-01

愈接近未来,科幻作品便愈受欢迎。Netflix 本季推出单元片集《爱‧死‧机器人》(Love, Death & Robots),由十八集题材画风各异,长度不多于二十分钟的独立动画短片组成,并由大卫‧芬查(David Fincher)、添‧米勒(Tim Miller)等大片导演主理,甫上架便成热话。独立成篇,且短小精干,使《爱‧死‧机器人》极易入口,也在社交网站上掀起了“哪一集是心水?”的讨论,是Netflix自家作品中少见的现象。不过,虽 然被一般观众视为“科幻作品”,《爱‧死‧机器人》却缺乏预期的科幻意识:作品大多俱以强烈的科幻风格,在科幻与人文的思考上却显得单薄。

“爱死机器人”这个中文译名,正好产生了一个有趣的歧义:“爱机器人爱到死了!”片集的策划本身就是一场影迷爱死的嘉年华,十八部短片风格各有所好,内容取材也看似种类繁多,总有一集合你口味。然而这也正正符合网民对《爱‧死‧机器人》的轻力批评:影像风格多元,但内容大多一般。自上架以来,已有不少评论者准确指出片集有著鲜明的赛博庞克(Cyberpunk)色彩,而非想像中丰沛多元,评论人杨不欢更直接以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风格来概括《爱‧死‧机器人》的面貌:“日本原宿风画面的酒色财气、‘脏乱差’‘黄赌毒’、粗口,主要写未来世界的黑市、妓寨、贫民窟。”

赛博庞克丧尸片

但赛博庞克并不仅指颓废美学风格,像《银翼杀手》(Blade Runner,电影即改编自菲利普.迪克的同名小说)或《攻壳机动队》这些赛博庞克的殿堂之作,其取胜之道都是在于深刻的科幻精神。饶为耐人寻味的是,《爱‧死‧机器人》在Netflix官网的影片类型分类是“惊悚”(Thrillers)、“恐怖”(Horror)和“动作及冒险”(Action & Adventure) ,而不是我们满以为的“科幻”(Sci-Fi)。从电影类型学的角度,这几种类型既截然不同,又经常有重叠的时候,科幻不排斥惊悚,恐怖或动作当然也可以有科幻成份。不过,科幻是类型大宗,次类型繁杂众多,兼有雅俗距离相当宽阔的光谱,科幻惊悚一类次类型往往是走“邪典电影”(cult film)路线,心受小众影迷追捧,但论人文哲理深度,却多属科幻电影中的末叶。从科幻史的角度看,科幻惊悚的始祖可能是《科学怪人》(Frankenstein),作者玛丽‧雪莱(Mary Shelley)当年创作这部经典小说时,本来就是打算讲一个恐怖故事。即使在后世大量评论、改编和衍生创作里,都能挖掘出“科学怪人”故事中的哲理性和科幻精神,推演出如自由意志、人工智能或后人类生化人(post-human cyborg)等深度主题,但更能呈现后世对“科学怪人”的印象——那怕只是刻版想像——应该是丧尸片(zombie film)。

《爱‧死‧机器人》之《灵魂吸取者》截图。
《爱‧死‧机器人》之《灵魂吸取者》截图。网上图片

如果说,赛博庞克的特征之一是崩坏的社会秩序,这几部作品里的赛博庞克色彩,却是只在画面风格和角色形象上呈现,而不是那个真实荒漠。

《爱‧死‧机器人》中有很多赛博庞克故事风格的丧尸片或类丧尸片。像《灵魂吸取者》(Sucker of Souls)讲述考古学家与雇佣兵意外替德古拉伯爵(Dracula)本尊解封,便是其中典型;而《套装》(Suits)和《秘密战争》(Secret War)则属此类型的变体,前者以最后一个镜头揭穿,一群驾著战斗机器人的未来农夫死命抵抗入侵的超巨型䗌虫故事,原来发生在某外星一个封闭殖民区,而后者则讲述一个深入山区的小军团,怎样跟深山里成千上万的神秘怪兽族玉石俱焚,大有电影《战狼300》(300)的斯巴达式悲壮。两个故事的设置,均与丧尸片中常见的以少数人类决战极多怪兽的情境十分相似,情节也主要刻划双方互相杀戳过程,渲染大数量的血肉横飞画面,其情境之的诡异,节奏之明快,要俘获观众眼球,不是难事。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