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杨路:任正非不支持自主创新,“什么都要自己做”的中国产业政策有何问题?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一度风光无限的“中国制造2025”在中国的官方宣传中突然销声匿迹,中国的产业政策到底有什么问题?美国为什么那么反对中国的产业政策?

2018年11月29日,上海一个国际机械设备博览会上,参观者在印有“中国制造2025”字样的设备生产企业前路过。

2018年11月29日,上海一个国际机械设备博览会上,参观者在印有“中国制造2025”字样的设备生产企业前路过。摄:Imagine China

刊登于 2019-01-24

#中国产业#杨路#评论#中国大陆

周二(22日),加拿大媒体指美国正式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而就在上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4天内接受3家内地及海外媒体采访,公开谈及华为事件。在采访中,任正非公开表示自己“不支持自主创新这个词”,并且用直白的语言指出,一味追求国产化没有意义(“什么都要自己做,除了农民,其他人不应该有这种想法”)。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通讯科技企业,华为在中美贸易战以来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从产品不断被禁,到CFO被捕,再到被美国司法部起诉,剧情跌宕起伏。任正非此番表态主要还是向美国示好、和中国的官方产业政策拉开一点距离;但其对“自主创新”,这个中国自胡锦涛时代就开始采用的产业政策目标的正面否定,还是稍稍令人有一些意外。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一度风光无限的“中国制造2025”在中国的官方宣传中突然销声匿迹,不少中国国内媒体收到禁令,不准再使用“中国制造2025”的表述。政府最高级别科技规划会议也全然不提“中国制造2025”,显然不是巧合。

但这当然并不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就已经取消了。作为一项关键产业政策,“中国制造2025”牵涉到一大批政府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制定产业技术标准,发改委负责审批投资,财政部负责提供补贴,地方政府提供配套政策,此外还有行业协会和央企国企负责建立示范项目,大量的资金已经投入,大量的企业已经在运营,中国的产业政策如同已经启动向前的列车,要停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