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读者十论:历史的种子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图:端传媒设计组

端传媒社群组

刊登于 2018-11-26

#读者十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咸鱼姬,回应圆桌话题《耽美小说作者因“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被判刑10年,罪名及量刑是否合理?》

世界上只有少数特殊国家有非法出版这项罪名,也只有少数特殊国家书号是有定额而且出版必须经过严苛的审查。只要没有书号,无论在书上印什么内容,都属于非法出版。再看看用铁链锁著两个女孩让她们卖淫的人只被判刑一年半,强奸女性判刑8年以下比比皆是,猥亵女性连坐牢都可免,性侵幼儿三年“血赚”,贪污数亿轻松保外就医……一个写小说的人该不该判刑10年,为小说校对的人该不该判刑4年?要作出判断不是很艰难,只是需要看有没有一点点人类最基本最朴素的正义感。

当法律条不能告慰受害者,甚至反将公民推向深渊;只有不具有人性的AI才能漠视真实的痛苦,面不改色地告诉“天一”她罪有应得。当然,经典名著《悲惨世界》里面的沙威也可以。小说里面的沙威拘泥于法律条文,但尚且敢逮捕当时还是市长的冉阿让。21世纪的沙威们却只敢磨刀霍霍向无权无势之人,告诉他们非法出版、描写性行为就应当比贪污、家暴、强奸、拐卖儿童、强迫卖淫等判刑更重。然而,当某部最高法律被轻松修改的时候,沙威们却谁都没有大张旗鼓地“科普”法律规定不能无限五年又五年。

墙内有网民说:“法律不应该是法学的准则,它应该是法学的成果。”我深以为然。当法律条文不能告慰受害者,反将公民推向深渊,它就只是统治者作恶的道具。

2. HanaAria,回应圆桌话题《耽美小说作者因“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被判刑10年,罪名及量刑是否合理?》

本天一读者现身说法。我第一次看的天一小说是绝对侵占,又名干死老板,是多年前我大二的时候我室友发给我的。不看耽美的人大概不会知道,这文很红,红到所谓的“耽美文学”圈里基本无人不知的那种普及度。我们寝室四个女生,都看过。

至今为止它仍然是我觉得写得最好的小黄文之一,虽然性描写篇幅占比极高,主角的感情进展和人物本身命运仍然是故事的主线。除了在网络上会讨论天一的小说,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忌讳讨论其中的情节,我的一位好朋友甚至买过天一的《1069》实体书。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天一被抓如此多微博年轻女性用户,二次元亚文化拥护者积极为天一发声。我就是其中一员。因为看过她的小说,并且喜欢她的小说,我很早就关注了她的微博。微博上的天一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看上去和普通女孩并没有什么区别。她微博以前更新频率挺高,里面记录很多生活琐碎事,比如有一次说很久很久都没有吃过肉了,说自己想念书但是家里要养弟弟,不让她上高中。说自己去捐献了血小板,自己养了猫,自己用毕生努力用写文收入买了一套小房子,终于可以脱离原生的重男轻女家庭和继父。(但被拘禁后她房子因为无法付月供被回收了)

这些也许和她的罪名没有什么必然关系,但这些日常和她的文字,让我觉得她离我这么近。我知道很多女孩都看耽美,就我自己而言,我不看av和任何影像,耽美文学是我获取性制品的唯一途径,它代表了我性心理的启蒙。那些文学里的主角们并不是为性而生,因为他们合理地相爱,而合理地享受性,让读者觉得很满足。

我虽然明白定罪有法律依据 ,但我并不能接受,我们这样的看耽美的年轻女性读者,多半守法且思维健全,看性描述的文章并没有使我们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为什么我们喜爱的文学和作者是犯法的?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属于从犯?

如果刀没有砍在你的身上,你就永远不会真切的感觉到痛。如果说之前政府对各种文化产业,lgbt群体 ,女权,新闻报导的打压,我都可以保持沉默一笑置之的话,那么这一次我一定要发声。虽然在这个国家,发声并不一定有用。

3. 六楼、Jet_Coco,回应圆桌话题《耽美小说作者因“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被判刑10年,罪名及量刑是否合理?》

六楼:很多网友想当然地认为天一被判刑如此之重是因为她描写了未成年参与的性行为或向未成年人销售了色情书籍。

但是,

  1. 中国从来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向未成年人出售任何物品会成为从重处罚的条件,何况没有分级制度,网店也无法区分买家是成年还是未成年。

  2. 对于什么尺度算淫秽,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按照主流网络文学平台的扫黄要求,凡是涉及脖子以下的描写都算色情,所以描写成年人性行为或未成年人性行为并无实质区别,都是色情淫秽,即使只描写成人性行为的作者也不能因此脱罪。

综上,大陆很多网友在毫不了解法条的基础上就开始坚持“法律就是如此规定”“她的某某行为严重违法所以从重处罚也活该”,实在让人莫名其妙。法院判决是否合理尚且值得商榷,这些连判决都没看懂就自发将罪名以脑补的形式合理化的网民,到底为何如此坚定呢?

Jet_Coco:与其说淫秽品的消费是否为成年人的权利,不如思考有什么能够限制淫秽品消费的理由。

首先,所谓的淫秽品、情色文学仅仅是对一类人类正常行为的描述,通常不会对其他个体或者团体的利益造成影响。实际上对于描述战争、杀戮等将人类之恶的作品,我们都没有理由去反对,又有什么理由来反对这些情色文学呢?

其次,对淫秽物的限制也不是完全不存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实际人体的过分暴露可能存在对当事人的影响和视觉上的不良感觉。

另一个是对于未成年人群而言,性知识还不够完备,正处于接受性教育的阶段,应该限制他们与这些淫秽物的接触。也因此,在某些完全公开,无法区分受众群体例如BBS往往禁止色情内容的发布。

所以,最需要我们做的是把色情内容和暴力、血腥内容类似对待,建立分级制度。不能把这些内容对未成年人的伤害怪罪在内容本身上,需要负责的是没有建立起的分级制度。

但是坦白来说,大陆对于出版品有各种的内容、形式以及背后出版人的要求和限制。淫秽物、色情文学乃至耽美文学作为被禁止的其中一种并不为奇。官方往往以一条所谓的“违反社会良俗”、“不利于道德建设”作为反驳。

此案中还有一点比较特别,对于量刑过重的其中一个争论在于判决时参照的量刑标准已完全过时。即使按照现行大陆官方的态度入刑,量刑也是十分不合理的。

4. marvynthewall,回应《他们,扛著五星旗参加民主选举》

端传媒拍他的街头照片那天我正好路过觉得好奇于是过去问他“您好,为何您支持共产党统治台湾呢?”他回我“你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你讲中国话还是日本话?”他的儿子也马上帮腔“你过中国节还是日本节?”看到小孩子穿了过大的中共配色背心,一种荒谬的嘻哈街头风,面对他们的问题,我只感到啼笑皆非,他们都是用这种态度在传达自己的理念吗?这样也想竞选议员?

接著我保持冷静慢慢问他各种问题,上述端采访的我大都有问了一轮,顺便推一下记者纪录的真详细!除了文章内以外,我提及欧美的例子时他总回答“美国有多差劲,在世界各地发动战争屠杀人民等”于是在他看来,美国就代表了整个非中国世界,所有对中国的批评也都来自于对中国充满恶意的美国对全世界的洗脑,并且他基本支持所有针对美国的阴谋论。我问他关于言论自由,他表示言论自由是有底线的,我提及“你能在这里举五星旗支持共产党正是因为台湾有言论自由,在中国无法举旗呐喊台湾独立香港独立新疆独立等,中共的统治显然缺乏了言论自由。”他表示“那是因为台独是错误的。”这个回答我实在只能翻白眼以对。

在对话过程有一些年纪大的路人过来骂他走狗之类,但我想我绝对支持他在台湾这片土地上所拥有的言论自由,即便他发表的是希望台湾迈向没有言论自由的言论,也希望大家保持理性面对不同声音。

5. Aurasmy、亚当,回应《来端必看评论区:“金马”风波中我们在争论什么?

Aurasmy:大陆的新一代从没有停止过追求自由和民主的脚步。就像台湾内部对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追求一样。因为这是人的根本诉求。

可作为大陆的一员,我们在追求自由与民主脚步的过程中,也是举步维艰的。这种艰难来自于一个国家拥有太多的人民,这些人民由于民族,地域文化的差异化,由于受教育的参差不齐,经济上的不匹配,人民素质不均导致的认知不匹配,很多自由并不能以简单的方式去实施和执行。

言论自由一定是最终形态,可目前的言论自由在法律条例不够细致,保护面无法全面的现状下,有可能一道门开了,带来的不是自由之光而是互相谩骂和伤害。这是绝对足够真实的现状,也是需要时间去解决的问题。

可自由与民主一定是每个人追求的最终意志。两岸的未来在时间的长河里最终一定会有一个答案。

可是作为友好的人,作为大陆的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理解。因为大家首先基于人,然后才是社会下的人。我们也一定愿意用最温和的方式和对岸的人最终达成和平下的某种共识。

亚当:个人观察到的是,两岸的关系确实不比从前。过去民间活动大多都会避谈政治,政治也不太会去审查这些交流,对里面的模糊地带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想这些中国电影人都是什么身分地位了,还要被一个后辈的发言逼得作出官方式的回应,其实是满憋屈的,但我觉得这是在反映中国政府这几年的民间社会的言论空间有所缩限。

另一方面为什么以往台湾导演会作出这样的发言?只是单单看年轻一辈受的去中国化教育也不太完整,应该也包括他们这一代是在理所当然的民主自由社会中成长,对于表达自我的意见、坚守自己的个性与主体性这件事情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同理看同婚议题也可看见。而这几年确实在两岸的交流中,台湾人多少都感觉得到自己的个性与主体性,碰上“一中”两个字就把你抹平了,这引起的不适与危机感,因次更迫切地亟欲表达立场,这是延续一些对太阳花运动的研究分析观点。

不少台湾人在意的并不是民族血缘、或是文化根源,因为台湾本身就是多民族、多文化混杂的社会。他们更在意的是人权与民主这些事情,但这方面台湾人自己实践起来的经验,和中共政府所宣称的人权民主,其中有非常多的认知差异,这一点是很根本地难以接受中共政府的治方式理与政治态度。香港经验也是令台湾人很根本地无法信任一国两制、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人权能继续被保障。

回应@Aurasmy 对自由的限制的看法,我认为人越多,代表差异越多,若要能够统合最大的地域差异,反而要赋予社会最大程度的自由,才能够真正包容歧见。我不太认同自由带来的负面效应叫作互相谩骂和伤害,只要记得每个人都有表达的空间与自由,表达的口气让人不愉快那也是说真话,才是实实在在的沟通讨论。若真得到伤害的程度,那也是透过法律公正公开地判决。

6. marcel_lui、T_T、hh1145,回应圆桌话题《DG“辱华”事件,是失败的幽默感,还是傲慢的种族歧视?》

marcel_lui:布景、陈设、着装、粧容,女郎的表情、动作,乃至于东方女郎的设定本身,都透着一种殖民时代的东方主义的猎奇、无知和傲慢。旁白谈及意大利食物和筷子时的措辞带着对东亚的鄙视,故意用亚洲口音读意语则是带着嘲笑。

这种东方主义的偏见和傲慢不是这条片唯一的问题。妩媚的“傻傻的”东方女郎的意象本身就是一种性别歧视。更不要说“滴下来”、“大”、“送进嘴里”之类的性暗示——倘若换一种设定、语气和措辞,断不会给人这种感觉。

总之,这条片充分显示了什么叫无知和无趣。

T_T:真的是无知…而且很难看的广告…我都怀疑是不是DG公司的人故意弄这样的广告出来惹争议,都2018年了还能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如果是在美国,这广告根本没可能出街吧

hh1145:对你的观点没有意见,但是东方主义里面diss的东方不是东亚。是欧洲对穆斯林国家的幻想。

marcel_lui:@hh1145 是你理解错“东方”的语义了。东方主义是一个不能被强行分解开来去理解的语素。它是指西方对广义东方的一种建基于不了解和对异质的幻想的思维方式和态度,而非仅是针对近、中东或是穆斯林世界。因而这个“东方”和后面所谓“东方”女郎的“东方”——指远东、东亚——其实并不一样(且我需要指出后者中的“东方”是定语而非一黏着语素)。清楚这些以后,应该就能确定,我用“东方主义”是为了描述行为和思维方式,而非为了说明DG涉嫌歧视“东亚”——这是由整条影片的设定和“东方女郎”(或许我是应该用东亚来形容以避免歧义)的塑造体现的。

hh1145:@marcel_lui 如果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来说的话,不包括东亚。广义的东方主义是后来的延伸,但需要探讨的是,欧洲人对伊斯兰国家的东方主义,与冷战后欧美对东亚,东南亚的权利构造不相同,而且中间还夹杂了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我觉得这次事件与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不同。因为在欧美语境中提出东方主义批评,大家都会想到伊斯兰国家。

7. Sebekhetep、lumio、Harriet_Xia,回应圆桌话题《DG“辱华”事件,是失败的幽默感,还是傲慢的种族歧视?》

Sebekhetep:一开始刚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觉得配音有点莫名其妙,但是也蛮好玩,并不会感到非常的不适。可以看得出来这个视频想走Vintage风,但是这张牌打得不好而已。就从视频本身来讲,模特的选择,以及模特的表情,视频布景,故意做旧的旁白,这些都不过是在想模仿上世纪的上海风格,模特的粧容以及穿着,夸张的动作,其实如果粗一看还带着一点当年阿阮的感觉。

可是这个视频错在了它发布在了对民族话题相当敏感的当下,公司中国区的宣传做了一个带着一点点媚俗风格的宣传广告,寄希望一反常态的宣传形式博得关注点(甚至创意都可能是copy的前一段时间五芳斋的复古广告),然而忽略了公司的海外血统,可以说,如果这是友谊雪花膏的广告恐怕就不会有骂声一片了。

此后是公司的创始人的口无遮拦以及公司相关部门的失败公关,但个人希望将Gabana的言论分两部分看:一是辱华,💩一样的国家;二是种族歧视,针对吃狗的言论。两者是在相互谩骂的聊天过程中出现的,前者个人认为在上下文中不存在问题,因为是该网民先发出💩招致,然而后者不能接受。吃狗的指控是对整个东亚的歧视,针对这一点公司及本人理应做一个更好的道歉而不是单纯的Not Me。

然而个人认为在爆出这样的事情之后对微博评论里民族主义言论一定要警惕,这类的言论点赞量不断走高,是很明显的集体失智的表现,种族歧视的回应是反歧视而不是反向歧视,极端自负的民族主义情绪招致的可怕后果是可预见的。今天微博上的关于筷子的话题潮(即筷子历史悠久更为先进西方茹毛饮血,或叉子中国很早就在用然而进而发明了筷子西方落后中国一类)无论是媒体蹭热度还是舆论引导,都令我觉得莫名其妙。

问题的症结不在筷子还是刀叉,而在于一个社会是否包容一个人无论在何种场合用何种餐具的行为,同时其他人都不会对其进行胡乱指责。

lumio:@Sebekhetep 模特就是按照西方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来选的...以及那样故作“笨拙”的表情,为什么您觉得是上世纪的上海风格呢?周璇、白光、龚秋霞、吴莺音和李香兰这些上世纪的上海女伶没一个像视频中的那样,抛开之后的舆论浪潮不说,就视频本身就有很高风险冒犯了中国市场的顾客,五芳斋等品牌也拍不出这样媚俗的内容。

换个角度或许能让你更好理解,很久以前一则中国的洗衣液广告把黑人塞进洗衣机,洗出来之后是个亚裔。有些人也会认为这样的广告不是种族歧视,是群众太敏感了。

Sebekhetep:@lumio: 谢谢你的回复,刚刚再仔细看了一下这个宣传片的一部分,的确这位模特以及她的穿着和西方刻板印象是匹配的,而且宣传片的旁白内容里面的性暗示在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有发现,不过我依然认为这位模特的夸张的表演依然是对默片时代演员风格的模仿,这位模特的演绎单独拿出来看并不是让人厌恶的,而且那种夸张的表情的确会让我想到阮玲玉在作品里的表现。

但是旁白是走的八十年代中国电视的配音风格,所以这个旁白的确有一点像前段时间五芳斋出的一个做旧的广告(就是一个旧画面配做旧的新背景说明),除开性暗示的部分令人不适,这个视频带有一种猎奇的文化媚俗心态,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和你的例子里的广告相比至多是在打擦边球,也就是说公司的公关部门如何解释他们的作品是可以改变消费者对这个视频的看法的,但是这个公司的公关把牌打得稀烂。另外再说一下中国公司如果拍一个类似的布景类似的广告,我想不会受到太多的批评,无论是带有歧视性的笑话或者故事一定是要被歧视方来讲才好笑好玩而不会冒犯他人,甚至可以有反讽的效果;然而这个笑话由DG讲了,所以才不好笑,而且会让人不舒服。

Harriet_Xia:这个配音也很有意思,听着很像在欧洲各大博物馆里的中文导览,是那种乍一听很字正腔圆又让人觉得很不自然的语调,倒是很贴合欧洲人眼里异化的中国形象

8. Nobody,回应圆桌话题《DG“辱华”事件,是失败的幽默感,还是傲慢的种族歧视?》

当代心理学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在情绪被明显唤起的场景中,人的理性为情绪服务的。先有了喜欢或厌恶情绪的几百毫秒后,理性才开始工作,来为已经出现的情绪寻找理由,而事实上这种理由很可能是经不起深究的。

影片中模特的脸部表情和动作带有否定的意味(譬如摇头和貌似嫌弃?的表情),有可能唤起观者轻微的反感情绪,这时候如果外界递入一个“辱华”的熟悉词汇,观者很容易不经深思就将其采纳。隐去上文的对话截图更是“坐实”了辱华的指控。明星们的反应不仅是为了向上表忠心,更是面向大众的公关。而大众的反应,则是网络煽动性和国人民族性的绝好结合,反过来又佐证了班农对于中国“民族主义过强”的判断。

我个人的理解,DG这种剑走偏锋的时尚品牌,其受众的审美本身是有别于普罗大众的。它的商业宣传是否成功,由它的受众来决定。只要DG的宣传没有明显地触犯公序良俗(如何判断?找几个没听说过这件事儿的具有基本判断力的华人,请他们看完影片问问感受,看他们是否自发能够得出被歧视的结论。我自己是觉得影片本身不至于到歧视层面的,而且按照商业逻辑来讲这里是中国的主场,中国人是奢侈品消费的大买主,DG中国区员工脑子坏掉了才会自砸饭碗),我没有立场去抵制,或者呼吁别人抵制。

至于设计师的言论,对中国是相当不友好,但是看了整个对话的上下文之后,我觉得引导对方发表负面观点,再把私聊公布,再有人将上文隐去直接发对方激烈言论的一系列行为,性质更加恶劣,反而使得我有点同情设计师。夫妻之间吵架还会咒骂对方祖宗呢,何况两个陌生人之间的交恶?

现在事情闹得这么大,我认为设计师受到的惩罚已经超出了他作为一个个体所犯错误的严重程度。而在公司的层面来看,DG既然要来中国做生意,采取的宣传手法和公关方式却如此不专业,算不上坏但确实有点蠢,被抵制也不冤枉。我个人不会抵制DG,我也不抵制别人抵制,重要的尺度在于,是否抵制是一件私人的事情,这件事情不应该上升到集体的层面,不应该与是否爱国产生关联,更不应该以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去judge他人,要求他人采取和自己一样的观点,否则就是无知,就是麻木。后种行为所体现的不包容性,才是今天舆论生态中真正令人担忧的部分。

最后就是,歧视在中国是一个无所不在的现象,我们在反思和改正自己日常生活中更加明显和严重的歧视言论和行为之前,在对个体隐私建立起最基本的尊重之前,去拿美国的政治正确说事儿(何况美国的政治正确有时也矫枉过正),就好像还没学会走就想参加百米竞赛,不太合适吧。

9. T_T、carolzlee、marvynthewall、路人癸、艾利,回应《台湾地方大选:民进党全线溃败,柯文哲惨胜,北市留下“选举无效”争议》

T_T:所以民进党为何会在短短四年内如此惨败,有没有朋友可以简单说明下缘由呀…

carolzlee:试答下面朋友的问题:民进党支持者是混合了都市年轻人、南部农民和教会信徒的复杂群体,这些群体的诉求各不相同。如果以前能以“相忍为民主”的心情投民进党候选人的话,这次地方选举捆绑公投开辟战场过多,很多是互相矛盾的立场,相对保守的选民就很容易被国民党候选人把票拉过去,韩国瑜在高雄就是一例。而相对激进的选民由于对执政党的政策不满意,有可能不出来投票,投票者的分布也影响了最终结果。

marvynthewall:关于民进党在地方额度溃败,我认为首先执政党在选战中有一定劣势,由于执政中不可能没有失误,在地方政治中,只要抓著对方或对方党派过去执政的痛点打击,即便政策不够周延论述不够深入,不少民众可能也会买单,或基于想“换人(党)做看看”的心理跳转阵营。

而蔡上任后经济未有起色,关于劳工工时法、台大校长案、北农吴音宁事件等使的不少民进党选票流失,对于军公教的改革也巩固了不少蓝的票,就我所知许多民众对于地方投票的态度更趋于想“惩罚中央”。如果想惩罚民进党,目前各地地方政治中唯有选择国民党,若地方,特别是六都,有第三个声势足够的非两党候选人也是颇有机会的。

路人癸:劳基法修法、深澳与2025核电退役后的电业发展政策。

只就这两项不得民心,加上媒体在资本入侵下铺天盖地的负面宣传,造就了 #蓝绿一样烂 #用选票教训民进党 这两个思维。

但那些人到现在都忘了国民党的黑历史,或著说,为了教训民进党,他们可以原谅这样的黑历史。

想想也是可悲。

艾利:补充。民进党的惨败和之前台大校长的争议、促转会东厂事件等各种赤裸夺权、撕裂族群的行径恐怕也脱不了关系。

10. 大员乃一国,回应《台湾地方大选:民进党全线溃败,柯文哲惨胜,北市留下“选举无效”争议》

公投保守派提的也全数通过,保守派势力整个大胜.....当初美国民主党人崩溃的情绪,我依稀可以体会到了。或者说世界范围内吹那么久的保守主义风潮,在持续改革中的台湾,终于感受到它的反扑。

对于整个结果,我只能苦笑的接受。只能继续努力对话、说服。

“所谓历史,并不是在过去就完全结束了,它将种下日后的种子,终于有一天开花结果”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