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 ON风物深度

站在地狱的门口向里看,《潜行者》这架时光机

站在地狱的门口向里看,《潜行者》这架时光机 1986年,还是孩子的我在美国家中看著电视里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第四号反应堆吞噬生命;2007年,我开始用十年时间重返“故地”,在游戏里变成又一个潜行者,在核辐射、拾荒和战斗中,忘却今夕何年。

S.T.A.L.K.E.R

S.T.A.L.K.E.R

特约撰稿人 Sean Tierney (翻译:杨静)

刊登于 2018-10-12

#Game ON

1971年,《路边野餐》——前苏联作家斯特鲁加茨基兄弟的科幻小说问世。故事背景设置在外星人入侵地球之后的一片残骸里。那时,人类栖居的星球上出现六个“探视区”,它们散落在世界各地。联合国与各国政府纷纷宣布任何人等不许进入“探视区”。然而,无畏的探险家们仍然悄无声息得来到这些违禁地带,寻找特殊物品、探索奇怪现象。他们的终极目标是找到“金色圆球”,这东西据说附有神奇的力量,可以让得到它的人梦想成真。当年,《路边野餐》连载于文学杂志《欧若拉》,苏联政府的审查机构很长一段时间内禁止出版社出版小说全本,要到苏联解体之后,人们才能看到未删节的全本。

1979年,苏联电影导演塔可夫斯基改编《路边野餐》,创作传奇作品《潜行者》(Stalker)。这部电影中,潜行者引导一位作家与一位科学家从“禁区”进入“密室”。“密室”中隐蔽有某种能量,可以帮助进入其中的人实心灵最深处的愿望。这部讲述人类的骄傲、贪婪以及核毁灭阴影的电影,后来被公认为是塔可夫斯基最杰出的作品。

1986年4月25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经受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酷的核灾难。由于设备缺陷和安全设施不足,工作人员在进行核测试时,引发严重事故:第四号核反应堆出现一系列剧烈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在几天时间内不断释放到周遭环境中。事故发生后不久,苏联政府封锁核电厂附近区域,阻止人们进入。然而,就像《路边野餐》的潜行者,总是有人偷偷溜进禁区,窃取物资,或是没有被辐射的金属零件。很快,大自然重新夺回禁区的大部分空间。动物在这里来去自如,它们身上出现各种基因变异。

《STALKER》游戏海报
《STALKER》游戏海报

2007年,乌克兰游戏公司 GSC 出品第一人称视角角色扮演游戏《潜行者:切尔诺贝利的阴影》。游戏剧情主线中有不少地方致敬《路边野餐》,而游戏地图则还原了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和邻近城市普里匹亚特(Pripyat)的不少地区实景。玩家扮演角色“被标识的人”(角色手臂上有一个纹身),在此地找到一个名叫斯特罗克(Strelok)的潜行者。游戏过程中,玩家必须学习如何在恐怖的环境里生存,面对不断出现的变异人/动物、敌军以及核辐射,一旦大意,就会“消失在禁区”里。玩家可以购买食物、药品和武器,但仍需要在散落的尸体身上搜集物资。最终,玩家也会不可避免地成长为潜行者,STALKER——拾荒者( Scavenger)、非法入侵者(Trespasser)、冒险家(Adventurer)、独狼(Loner)、杀手(Killer)、Explore(开荒者)、抢劫犯(Robber)。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