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MeToo 在中国

中国#MeToo大辩论:并非刘瑜导致撕裂,裂痕一直就在那里

正如香港泛民主派内部存在复杂分野,中国的知识分子内部一旦涉及经济与社会议题,也存在相对应的、甚至更复杂的分化。可以说,“自由派”内部早就“撕裂”过好几次了。此次 #MeToo 运动中爆发的分歧,只是在女权的维度上将这些裂痕描画得更加清晰。

#MeToo 运动终于在中国大陆真正爆发之后,清华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刘瑜在个人微信帐号上发布了她对 #MeToo 运动的感想,而这篇文字既得到了包括北大法学院教授贺卫方等人在内的力挺,也遭到了女权运动者及其他知识界人士的严厉批评。有不少声音甚至将这次争论形容为“中国自由派的大撕裂”。

#MeToo 运动终于在中国大陆真正爆发之后,清华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刘瑜在个人微信帐号上发布了她对 #MeToo 运动的感想,而这篇文字既得到了包括北大法学院教授贺卫方等人在内的力挺,也遭到了女权运动者及其他知识界人士的严厉批评。有不少声音甚至将这次争论形容为“中国自由派的大撕裂”。摄:Nicolas Asfouri/AFP/Getty Images

特约撰稿人 纪小城

刊登于 2018-08-01

##MeToo 在中国#纪小城##MeToo#评论

近日,#MeToo 运动终于在中国内地真正爆发,继高校圈之后,在公益圈、媒体圈、知识分子圈等言论环境较为开放的领域引发巨大回响,但也引来不少争议。事实上,自今年初北航女博士罗茜茜实名举报北航教授、长江学者陈小武性骚扰以来,质疑的声音便陆续不断,而这些争论在上周随着运动的爆炸性展开达到高峰。

7月27日,清华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刘瑜在个人微信帐号上发布了她对 #MeToo 运动的感想,其中提出诸多疑虑,并将 #MeToo 比作“大鸣大放大字报”。这篇文字旋即在内地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也在知识界引爆激烈争论。刘瑜既得到了包括北大法学院教授贺卫方等人在内的力挺,也遭到了女权运动者及其他知识界人士的严厉批评。一时间,这篇非正式文字开启了近年来中国舆论中少见的公共讨论。有不少声音甚至将这次争论形容为“中国自由派的大撕裂”。

表面上看,原本志同道合的自由派知识分子们突然因为 #MeToo 运动站成水火不容的两队。许多读者与学者也不禁慨叹,以刘瑜和贺卫方等人为代表的一部分自由派知识分子在#MeToo 运动中的保守立场令人失望。

不过仔细想想,也许并不是“刘瑜们”(泛指刘瑜及支持她的知识分子)令人失望,反而可能是从一开始“刘瑜们”就被“误解”了;换句话说,不是“自由派”突然“撕裂”了,而是“自由派”内部原本就存在裂痕。#MeToo 运动只不过是让这些裂痕浮出了水面。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