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魏月萍:反假新闻演变为公审学者?新加坡未完的历史论述竞争

新加坡旅英学者覃炳鑫和律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的论辩焦点──有关左派与马共同谋的“嫌疑”,其实是延续过去长久以来新加坡学人对官方历史论述的知识抵抗行动。这样的战斗仍未有停止……

2018年3月,新加坡政府在举办了八天的“反假新闻法”听证会,最后一场的马拉松听证会,却意外成为旅英历史学者覃炳鑫和新加坡律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的论辩角力场域,争议的焦点其中是人民行动党和前总理李光耀是否是假新闻散播的始作俑者。

2018年3月,新加坡政府在举办了八天的“反假新闻法”听证会,最后一场的马拉松听证会,却意外成为旅英历史学者覃炳鑫和新加坡律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的论辩角力场域,争议的焦点其中是人民行动党和前总理李光耀是否是假新闻散播的始作俑者。摄:Suhaimi Abdullah/Getty Images

刊登于 2018-06-11

#魏月萍#评论

全球流窜的网络假新闻,早已是世界各国欲致力解决的问题。可是一旦要落实到法津与政策层面,便不能不谨慎审视它对言论自由可能形成的箝制与伤害。新加坡政府在3月中旬举办了八天的“反假新闻法”听证会,历经三周之久,共有两百多名专家与学者出席提供建言。这个由十人特选委员会召开的“公开听证会”(以下简称听证会)的本意,是要听取各界人士的专业意见,但最后一场六小时的马拉松听证会,却意外成为旅英历史学者覃炳鑫(Thum Ping Tjin)和新加坡律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K Shanmugam)的论辩角力场域。

该场听证会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项:一是人民行动党和前总理李光耀是否是假新闻散播的始作俑者;二是在1963年“冷藏行动”(Operation Coldstore)以及1987年“光谱行动”(Operation Spectrum)的大逮捕是否具正当性,而这两次的逮捕行动背后,考量的究竟是政治利益抑或国家安全问题?

新加坡律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K Shanmugam)在新加坡的“反假新闻法”听证会。
新加坡律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K Shanmugam)在新加坡的“反假新闻法”听证会。图片来源:gov.sg

“公审”学者展现国家权力意志

说是双方的角力战,其实也未必贴切。本来尚穆根作为发问者,覃炳鑫作为问答者,二者拥有质询或解释的平等机会,但引发国际学者不安的是,从听证会的本质、部长的质询形式,以及回答者受限制的话语权三方面看来,新加坡政府赤裸裸地向公众展现了国家的权力意志,如何凌驾在学术研究之上。覃炳鑫回答时,频频被尚穆根打断,指示他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尚穆根又常针对某本马共著作的一个看法,不断追问覃:在1950至1960年代期间,新加坡是否曾有共产主义的阴谋论流传?而工会、华文中学、文化组织或左翼团体,又是否受到共产主义阴谋的影响?再者,这些组织是否与共产党统一战线有关?此外,尚穆根频频追问马共是否有利用一些地下组织来宣传他们的理念,以及社会主义阵线是否曾被马共渗透等问题。

听证会结束后,新加坡媒体以“律师对垒学者”的标题报导二人的论辩,引发社会对论辩的揣测。一些本地与国际学者在受访时,皆透露深感学术人员遭受“欺凌”、“蔑视”。随即,约有两百多名国际学者连署声援覃炳鑫,抗议学术人员受到政治人物的严酷对待,认为此举恐会侵害学者的学术信誉与学术同行的评鉴准则。声援连署信起草人表示,议会的特权赋予国家代表所展现的“审讯”与“盘问”方式,已然是一种“公审”(show trial),其抛出的警讯是──那些得出和官方历史诠释不尽相符的研究者,恐会面对来自国家机器的审讯。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