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从地雷战到手撕鬼子:中国大陆“六零一代”的抗战神剧养成史

在漫长岁月间进入我生活中的这些神剧,早已在不经意间成为无形之手,塑造了我个人、甚至相当部分同时代人的审美观念、文艺及生活趣味,乃至道德和知识观念。

中国大陆的“横店抗日神剧”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因为此类影视作品有些剧情和细节的胡闹确实太过分,因此甚至连官媒有时都发文批评,称其“国际影响”不佳,“误导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中国大陆的“横店抗日神剧”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因为此类影视作品有些剧情和细节的胡闹确实太过分,因此甚至连官媒有时都发文批评,称其“国际影响”不佳,“误导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赵楚

刊登于 2018-05-17

#评论#赵楚

近年来,中国大陆的“横店抗日神剧”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甚至已经传到日本,引发“友邦惊诧”;同时,此类影视作品有些剧情和细节的确太过胡闹,因此甚至连官媒都颇有微词,称其“国际影响”不佳,误导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因此,骂几句神剧已经成了一种社交媒体时代流行的政治正确——一种最方便和安全的社会情绪宣泄口,一种人人都可以随便拿来踢几脚的廉价沙袋。

然而,这些神剧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精细的历史梳理和分析可以留待学界;而作为生于1960年代初期的写字人,我的个人观影记忆可以作为一个样本。在漫长岁月间进入我生活中的这些神剧,早已在不经意间成为无形之手,塑造我个人、甚至相当部分同时代人的审美观念、文艺及生活趣味,乃至道德和知识观念。了解这一部“神剧养成史”,或许是理解当代中国大陆社会一个侧面的捷径。

“老三战”:少年时代的早期神剧教育

1960及1970年代的抗战影视作品,与今天的“横店神剧”有何区别?就我而言,最大的区别不在于题材或艺术塑造的手法差异,而是拍摄和营运的体制。过去的影视业没有任何商业化和社会投资色彩,影视制作是完全“吃皇粮”的艺术创作和思想教育手段,简言之,是用毛泽东思想改造社会“错误思潮”和用来“教育人民”的工具。

作为一个生长在省会城市郊县的少年,我17岁之前看的所有电影都是不要钱的——由巡回放映的县文化局放映员带着小发电机和银幕在野地里放映,大约两三个月一次。某种意义甚至可以说,我的神剧养成史是从江淮之间丘陵地带的乱葬岗开始的。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